國內鞋企以品牌文化拓寬消費者市場

中國鞋網1月15日訊,美國營銷大師米爾頓•科特勒說:“在消費者與產品之間建立一種‘愛’的忠誠度,需要一個傳遞情感的平臺,這個平臺就是品牌。”品牌是一種無形的資產,它體現了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產品質量和信譽的保證。它的建立為企業帶來了可觀的收益,也提高了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在當今的經濟社會中,品牌不僅僅助推著企業的發展,更是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隨著品牌觀念的逐步深化,品牌在市場上的地位日益重要,行業間的品牌競爭愈發激烈,既是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必然舉措,又是擴大企業發展空間的基本條件。
在國內行業中,品牌更是不計其數,除了自主創建品牌之外,更有不少企紛紛收購國際知名品牌,欲借其知名度和美譽度為企業獲得更多的市場關注,提高鞋企的市場地位,連國外的品牌都對這塊市場大蛋糕垂涎三尺,爭先恐后地搶奪。一時間,市場品牌琳瑯滿目,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品牌要從中脫穎而出,迅速吸引住消費者并讓其產生購買興趣,就需要有與眾不同之處,雖然以獨特的品牌形象可以使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但這些外在的特征很容易被競爭對手跟風模仿,令鞋企失去競爭力。而鞋企只有在品牌文化上下功夫,才能讓品牌更有內涵,以文化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培養起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在夯實固有市場的基礎上拓寬更大發展空間。
所謂的品牌文化是指通過賦予品牌深刻而豐富的文化內涵,建立鮮明的品牌定位,并充分利用各種強有效的內外部傳播途徑形成消費者對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認同,創造品牌信仰,最終形成強烈的品牌忠誠。從而贏得消費者的支持,穩定市場,増強企業的競爭能力,為品牌戰略的成功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對于鞋企而言,如今面對眼花繚亂的品牌,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不僅僅是購買產品本身,更強調的是一種文化,鞋企只有將品牌文化作為一個重要的競爭元素加以高度重視,讓消費者產生愉悅的購物感受,建立起親密長久的合作關系,才能使消費者產生重復的購買行為,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那么,鞋企如何塑造品牌文化呢?
鞋企應該從目標市場的消費者角度出發,尋找與其特征相符合的品牌文化,通過充分的溝通與觀察,了解他們的情感需求、生活態度、個人品位等信息,并根據產品的特性來塑造品牌文化,以傳統、時尚、藝術等文化來充實品牌文化,借助這些載體使品牌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品牌產品不僅需要有優良的質量、基本的功能、完善的服務之外,還需要能夠滿足消費者的精神需求,展現出自我的地位、風格和氣質等。消費者購買品牌產品已經不是單純的消費行為,而是對品牌文化價值的的追求和個人情感的釋放。因此,鞋企只有以消費者為中心來塑造品牌文化,將產品物質與品牌精神融為一體,才能與消費者產生情感的共鳴,以購買品牌產品作為情感的依托,既提高了鞋企的盈利水平,又培養了消費者的忠誠度,為品牌集聚更大的市場。
其次,塑造品牌文化離不開廣告的宣傳。對此應該進行專業完整的策劃,做好品牌的命名、商標設計、口號宣傳等基礎活動,挖掘出品牌產品對消費者的情感吸引點,通過市場調研提煉出廣告訴求點,對廣告創意以及效果反復斟酌。將廣告大量投放到電視、互聯網、雜志等媒體,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所要表達的一種文化情感。在廣告播出后,鞋企還要密切關注消費者的反應,搜集反饋意見不斷進行改進。這既能對品牌文化進行傳遞,又能對品牌產品進行推廣,一舉兩得。當然,若品牌沒有堅實的產品質量作保證,一切的規劃都是空談,因此企要先從質量抓起,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并長期一貫堅持下去,引入先進的技術設備,從而生產出更高質量的產品,以好的產品打造強勢的品牌。只有以此作為鋪墊,品牌文化的塑造才有意義。
品牌文化與消費者進行情感的溝通,推動了品牌產品實現良好的銷售,促進了企業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鞋企唯有塑造好品牌文化,才能開辟更廣闊的發展領域。(文章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