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有望問鼎,外貿鞋企借勢崛起

中國鞋網1月14日訊,近日,中國發布了2009年全年的外貿數據。據中國海關統計,2009年中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為22072.7億美元,同比下降3.9%。其中,出口12016.7億美元,下降16%;進口10056億美元,下降11.2%。全年貿易順差1960.7億美元,減少34.2%。從全年看,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無論是出口還是貿易順差都出現了大幅度降低的情況,對中國經濟的增長產生了負拉動的作用。2009年是中國外貿最為困難的一年,外貿進出口連續大幅下挫,上半年平均降幅在20%以上。盡管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降幅明顯收窄,但全年降幅仍創造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最低點。中國經濟尤其是外貿出口在這種形勢下很“受傷”,不過,在政府穩定外需政策和廣大企業主動應對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外貿穩住了陣腳,出口降幅雖創歷史紀錄,卻小于大多數貿易國,而且完成了保市場、保份額的既定任務,中國產品在全球市場份額維持在9%左右,預計全年出口很有可能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
作為觀察經濟形勢的一個數據,外貿進出口在年底的強勁反彈,無疑堅定了人們對中國經濟“V”型回升的判斷。從行業來看,外貿出口的形勢也逐漸好轉。據報道,2009年全年,經深圳口岸累計出口鞋22.2億雙,比上年快速增長17.6%;價值51.2億美元,同比增長9.7%,其中12月份當月鞋出口量更是達到2.7億雙,創下歷史新高。由此可見,中國儼然已經是一個貿易大國,而中國產品也成了最受關注的出口項目。但與德國等國家相比之下,中國從出口產品的結構、自主創新能力以及產業核心競爭力等角度來看,顯然還不夠強盛。迎來了新的一年,國際經濟形勢仍充滿著挑戰:國際需求的不確定性、貿易保護主義的盛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等,依然是中國外貿面臨的主要難題。但同時也充滿著機遇,例如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啟動,中國與東盟10國逾9成產品貿易將實行零關稅,這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在競爭激烈的全球鞋業市場當中,各大企都在爭先恐后地搶奪著這塊市場大蛋糕,中國鞋企憑借著低廉的勞動力、完整的產業鏈等資源,以價格的優勢擁有了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并在國際市場占據了一定的地位。但太過于依賴價格會制約鞋企的發展,同時也會招來國外競爭對手的排擠,以反傾銷的借口頻頻發起訴訟,讓鞋企深陷其害。對于外貿的鞋企而言,當務之急就是積極創建自主品牌,通過向目標市場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來獲得消費者的接受和青睞,從而擴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爭取到更大的競爭優勢,并不斷尋找具有發展潛力的新市場,以品牌的力量夯實市場地位。
外貿鞋企應該對出口市場的實際情況和前景進行大膽的分析,根據調研工作對不同市場作出正確的定位,針對目標市場的需求研發產品,最大程度的滿足消費者的欲望。采用先進精良的技術設備,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以科技創新引領企業進步,擺脫以價格優勢為主要占領市場的手段,增強國際競爭能力。完善監管體系,既要加強產品質量監控,又要加大對生產流程及產品流向的監管,避免假冒偽劣產品流出市場,以優質的品質樹立企業形象及品牌信譽度,使品牌立足于市場有利地位。同時還要吸納優秀的技術、管理人員,組建一支經驗豐富的人才團隊,源源不斷地為注入激情活力。在營銷方面,鞋企應該建立暢通的銷售渠道,制定合理的產品價格,運用靈活的策略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提高銷售業績,培養消費者忠誠度,使企業和品牌在國際市場上擁有強大的競爭實力。除此之外,鞋企還應該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國內外相關的優惠政策,以及高質有效的外貿交流平臺,通過發揮各種有利客觀資源的優勢,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掌握現代貿易規則,關注國際市場經濟進程,不斷壯大自身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爭取更多的發展機會。
展望2010年,外貿鞋企若想要在新的領域內實現穩定、順利、快速地發展,助推中國成為貿易強國,那么就需要全面提升企業和品牌的實力,制定完整的戰略計劃,了解全球市場的動態,準備隨時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只有這樣,才能完成既定的目標和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