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當先 中國鞋企輕裝好上陣
2010-01-09 08:51:36 來源:鞋世界導刊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中國鞋網01月09日訊,關店, 讓“虧損”下馬
夾著2008年金融風雪走進2009年的各大品牌鞋企,如何甩掉身上的負重,成為首要難題。最早引起大眾關注的,當屬日本最大運動品牌美津濃關閉在中國的虧損門店。美津濃方面表示,這是在中國發展策略部署的一部分,以提高坪效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指標、精簡店鋪,淘汰無效或低效的店鋪。早在2008年以前,美津濃曾希望憑借2008年奧運會商機擴大在華市場,但受經濟環境影響,不得不推遲擴張計劃,重新考慮收支核算;2009年初,美津濃就對外宣布,鑒于中國業務的表現不理想,將下調正在實施的中長期規劃中的目標銷售收入與銷售利潤。
去庫存, 加快產品銷售周期
事實上,對后奧運經濟過于樂觀的品牌絕非美津濃獨家,各大體育品牌無不在重新審視中國內銷市場,并紛紛采取“減負”措施。其中,“去庫存”運動是其重要表現。一方面抓住所有可能的由頭,并盡可能地借力商場大搞促銷清貨;另一方面縮短正價產品的銷售周期,加快銷售進度,新品上市即打折更是成為常態現象。甚至于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體育巨頭,同樣在努力掙脫“庫存”噩夢。阿迪達斯2009第一季度財務報告顯示,剔除匯率因素,阿迪達斯集團存貨價值同比增加18%,如以歐元計算的話,存貨價值從去年同期的15.78億元增加到20.16億元,增加28%。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及對市場經濟形勢的高估,昔日的國際大牌今年頻頻放低姿態,“身價”僅相當于國內運動品牌。
收縮, 優化蓄力好戰斗
就在阿迪達斯、耐克等運動品牌經銷商們在為“去庫存化”而焦慮時,以達芙妮、百麗為代表的一部分經銷商卻因持續盈利不佳而考慮退出。前幾年還被視作“搖錢樹”與“藏金閣”的運動品牌代理,如今早已風光不再。2009年上半年,百麗代理的耐克和阿迪達斯收入僅為33.2億元,與2008同期相比僅增長了2.5%,遠低于公司整體業績的增長。百麗陸續關閉了經營情況不好的運動品牌門店346家,這也是百麗在經過了運動品牌代理行業的高速發展后必經的調整過程。與此同時,阿迪達斯、耐克中國市場的另外一位重量級經銷商——達芙妮也已在上半內年關閉了21家阿迪達斯門店和20家耐克店,意在退出運動品牌代理業務。“去運動化”成為百麗、達芙妮等品牌回歸主業、優化資源、強化管理、調整蓄力的重要舉措。
渠道商與品牌商的博弈之激烈再一次得到凸顯。一方面是百麗、達芙妮等經銷商的“負心”離去;另一方面,阿迪達斯、耐克等國際運動品牌也毫不示弱,開始展開一系列“削藩”行動。2009年上半年,阿迪達斯開始鼓勵兩家以上的經銷商參與競爭,以求改變目前經銷商一家獨大的局面和趨勢;此外還通過收回部分代理權、加大直營店比例來制衡代理商的強勢地位。
夾著2008年金融風雪走進2009年的各大品牌鞋企,如何甩掉身上的負重,成為首要難題。最早引起大眾關注的,當屬日本最大運動品牌美津濃關閉在中國的虧損門店。美津濃方面表示,這是在中國發展策略部署的一部分,以提高坪效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指標、精簡店鋪,淘汰無效或低效的店鋪。早在2008年以前,美津濃曾希望憑借2008年奧運會商機擴大在華市場,但受經濟環境影響,不得不推遲擴張計劃,重新考慮收支核算;2009年初,美津濃就對外宣布,鑒于中國業務的表現不理想,將下調正在實施的中長期規劃中的目標銷售收入與銷售利潤。
去庫存, 加快產品銷售周期
事實上,對后奧運經濟過于樂觀的品牌絕非美津濃獨家,各大體育品牌無不在重新審視中國內銷市場,并紛紛采取“減負”措施。其中,“去庫存”運動是其重要表現。一方面抓住所有可能的由頭,并盡可能地借力商場大搞促銷清貨;另一方面縮短正價產品的銷售周期,加快銷售進度,新品上市即打折更是成為常態現象。甚至于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體育巨頭,同樣在努力掙脫“庫存”噩夢。阿迪達斯2009第一季度財務報告顯示,剔除匯率因素,阿迪達斯集團存貨價值同比增加18%,如以歐元計算的話,存貨價值從去年同期的15.78億元增加到20.16億元,增加28%。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及對市場經濟形勢的高估,昔日的國際大牌今年頻頻放低姿態,“身價”僅相當于國內運動品牌。
收縮, 優化蓄力好戰斗
就在阿迪達斯、耐克等運動品牌經銷商們在為“去庫存化”而焦慮時,以達芙妮、百麗為代表的一部分經銷商卻因持續盈利不佳而考慮退出。前幾年還被視作“搖錢樹”與“藏金閣”的運動品牌代理,如今早已風光不再。2009年上半年,百麗代理的耐克和阿迪達斯收入僅為33.2億元,與2008同期相比僅增長了2.5%,遠低于公司整體業績的增長。百麗陸續關閉了經營情況不好的運動品牌門店346家,這也是百麗在經過了運動品牌代理行業的高速發展后必經的調整過程。與此同時,阿迪達斯、耐克中國市場的另外一位重量級經銷商——達芙妮也已在上半內年關閉了21家阿迪達斯門店和20家耐克店,意在退出運動品牌代理業務。“去運動化”成為百麗、達芙妮等品牌回歸主業、優化資源、強化管理、調整蓄力的重要舉措。
渠道商與品牌商的博弈之激烈再一次得到凸顯。一方面是百麗、達芙妮等經銷商的“負心”離去;另一方面,阿迪達斯、耐克等國際運動品牌也毫不示弱,開始展開一系列“削藩”行動。2009年上半年,阿迪達斯開始鼓勵兩家以上的經銷商參與競爭,以求改變目前經銷商一家獨大的局面和趨勢;此外還通過收回部分代理權、加大直營店比例來制衡代理商的強勢地位。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制鞋企業的利益與社會責任
- 下一篇:“世界杯經濟”升溫:零食和鞋服消費也“蹭蹭”上漲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