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制鞋企業需要顫抖意識

中國鞋網12月29日訊,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閣接受記者專訪,就當前經濟形勢、明年經濟工作和其他問題回答記者提問。在回答記者提出的種種問題時,溫總理說,“最困難時期已經過去,世界已經慢慢出現曙光。我們回首過去,09年初,企業之間大幅呈現出萎靡不振的景象,很多企業紛紛倒閉,大批工人回家了。經濟危機的肆虐使很多企業表現出無可奈何的情緒。在這種困難情況下政府出臺的一些政策和措施加大力度來與此抗衡。我們很欣慰的看到經過了一年的努力,我們穩住了經濟、穩定了就業,保持了社會的安寧。”通過此番對溫總理的專訪我們同樣感受到經濟在慢慢復蘇,整個經濟出現了企穩向好的景象。然而經濟企穩向好情況并不等于經濟根本好轉。對于鞋企來說,過去這一年里,可以說是驚心動魄的一年,金融危機的突然襲擊,鞋企逃不過此劫。年末到來,整個產業鏈已經慢慢出現新的形勢,因此,新的一年里我們鞋企還需保持危機意識,在新的一年里鞋企要努力掰斷與危機的“藕斷絲連”,真正取得全面勝利。
在過去一年來,應對危機取得勝利的關鍵是秉承了鍥而不舍的精神。在應對這場危機當中,因為開始比較緊張,商家們主要把精力都集中在對策上,當然在這基礎上政府已經出臺了很多應對的政策和措施。因此就有了商家們處理事情上的顫抖意識。所謂的顫抖意識是指人類生命自始至終的、自發的本能的存在,在事情還沒發生就已經預測到,并且統籌規劃好應對的策略。比如,如果企業在運作過程總是搶先一步做到計劃中的事情,并且始終保持產業鏈的平衡,在遇到產品不合格的時候要努力加以糾正,工作抓得扎實,通過不斷地完善這些政策措施,讓產業結構做得更合理一些,規模更適當一些,那么整個企業在市場運作過程中就會更好。簡單說來就是要善于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再接再厲,把應對金融危機的工作做得更好。所以說,要讓企業呈現企穩向好還得靠實踐和歷史的檢驗,最終靠企業積極應對的決心。
我們知道2009年爆發的危機中沒有一個可以獨善其身,包括了大的企業,在危機面前大企業做的更多的是跑馬圈地,并沒有一攬子壟斷市場。因此,鞋企在沒辦法獨自應對的時候就必須投身到集體中,與同行者同舟共濟,攜手共同應對。有這樣的說法,“每一個國際經融危機后都會帶來一些科技的變革。”顯然,這次應對經濟危機取得勝利的關鍵,還是在于人的智慧和科技的力量。這就要求鞋企之間要加大合作力度在科技的變革下動策略,使其自身在轉型過程中能夠真正擺脫傳統模式,攜手研究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溫總理在接受記者專訪的時候提到世界各國都在考慮占領科技的制高點。同樣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鞋企欲想占得更多市場份額就必須加大對產品的科技支撐。鞋企要加大力度注重挖掘新興產業中的潛在商機,通過加大對互聯網的應用。無錫中科院傳感網研究中心曾表示21世紀將是一個電子商務橫行的年代。就當前形勢而言,國內很多電子商務已經慢慢在崛起強大,也看到了往后這塊領域的前景,紛紛投身到互聯網上,全方位占領科技的制高點,也就是占領新興產業的制高點。
2010年已經悄然來臨了,盡管明年鞋企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不少有利條件,但是鞋企還需時刻保持危機感,給未來發展模式創造一個良好穩定的環境,使經濟發展,結構調整都保持在一個穩定發展的框架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