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鞋業堅持高端制造
中國鞋網12月19日,2008年下半年,為應對全面爆發的金融危機,康奈果斷對企業戰略進行靈活調整,對內加強自主創新力度、堅持高端制造,加快從制造商向零售商轉型步伐、積極拓展市場。
上世紀90年代初,在手工制鞋盛行的溫州首開機械化生產先河,此后連續數年斥引進國際一流設備,保持了制造能力的行業領先。2008年以來,為了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和產品質量,康奈公司組建了中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多國設計師組成的國際研發團隊,還與世界權威鞋類研究機構SATRA深度合作,對鞋類最新技術進行研發與應用,現已擁有十幾項核心技術、30多項技術專利。
其中,康奈公司成功研發出“量產固特異工藝高檔皮鞋”。固特異工藝是一種高難度的鞋底加工工藝,采用先進的線縫加膠粘技術,專門為世界高檔皮鞋配套,意大利基本上采取手工制作,工藝技術雖然成熟,但產能低、成本高。為提升中國鞋類制造的水平、推動中國從制鞋大國向制鞋強國邁進,康奈集團專門成立“量產固特異工藝高檔皮”技術攻關小組。
通過不懈探索,康奈技術人員先后攻克機器縫制沿條、縫合外底、夾包和軟木粒填芯工藝等多個技術難題,使機械化程度高達80%以上,目前一條線日產能力達600雙以上,并均符合高檔皮鞋制作標準。用這種工藝制造的產品出口單價達30-50歐元,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增強了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2009年11月15日,憑借出色的質量管理和卓越的經營績效,康奈集團掌門人鄭秀康捧回了“中國杰出質量人”的桂冠。
鄭秀康認為,加強終端專賣店的管理,是應對危機最重要的措施,因此他提出“要把終端當成熊貓來養”。在這種指導思想下,康奈人積極創新思維、廣泛開拓銷路。一是對全國市場實行靈活多樣的“一區一策”支持政策。就是對于各區域市場做好因時、因地、因人而異,推出有針對性、個性化的支持政策,推動區域市場提升盈利能力。二是實施“1+1、1+2”銷量提升工程(即要求單門面的專賣店在有效銷售天數里每天同比多賣1雙鞋,雙門面的多賣2雙,依此類推),并輔之以相應的激勵措施,以穩步提升單店業績,提高市場占有率。三是實施“重心下移,權力下放”的營銷管理模式,要求各職能部門縮短管理半徑,解決問題在終端,并對市場運作業績進行動態考核,同時給予區域分公司更大決策權,加快反應速度。四是借溫州市政府在全國建立“溫州名品購物中心”及鼓勵“名品進名店”的政策東風,先后進入天津、江蘇、新疆、浙江等地的多家“溫州名品購物中心”,有效地擴大了銷售網絡,獲得了品牌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五是在穩固原有歐美市場的基礎上,加大對部分“冷門”市場的拓展,去今兩年先后進入了澳洲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東盟的老撾、中亞的哈薩克斯坦、東亞的朝鮮、南美的蘇里南等十余個新的市場,使康奈海外市場保持了兩位數的逆勢增長速度。
通過內外聯動,今年上半年康奈銷售保持了穩中有升的開局,進入下半年以來,伴隨國家宏觀經濟企穩回升,康奈銷售也重現了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預計將超額完成年初制訂的全年銷售收入遞增10%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