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虎頭鞋
2009-12-19 10:05:27 來源:德州新聞網--長河晨刊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中國鞋網12月19日訊:一進家門,看到母親正忙著往她的虎頭鞋底上涂油漆,一下一下認真極了,頭發絲上還沾了點白漆,在陽光的照射下耀眼極了。
母親做的虎頭鞋堪稱一絕,雪白的千層鞋底,用心裁剪的深色布料做幫,鞋面上是精心刺繡的虎頭形狀,精神抖擻的吊角眼睛,俏皮可愛的花花鼻子,微微含笑的威風嘴巴,用綢布抽成的招風耳朵,還有眉頭中間的威武“王”字,讓人一見就心生愛慕。親戚朋友誰家生了孩子抱了娃,無一例外會來我們家討要母親做的虎頭鞋。大冷的冬天,給孩子穿上連腳褲,再套上雙虎頭鞋,精神抖擻!
當年家里窮,姥姥姥爺都得去隊里干活掙工分養家糊口,母親就利用放學的間歇給家里納鞋底做穿戴。家里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大舅義無反顧地把機會讓給了她。母親說,不用去地里拼命受累,干點家務理所應當。一個冬天母親就把家里七口人這一年要穿的鞋做出來了,那時都是用麻袋裝鞋的,一個冬天得做兩麻袋!我沒試過用麻袋裝布鞋,可是我能想象得出母親年輕時勤奮地納鞋底的樣子。我還知道,之所以在冬天把一年的鞋都做好,是因為到了地里有了綠芽芽的時候,母親放學以后又得背著竹筐到處去打豬草了。
以前我以為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都這樣,可等我結婚后,看了婆婆的手,才知道像她們這般年紀的人,也可以這樣年輕和光潤。最讓我震動的是,我的婆婆是個農民,而母親,是我們這座小城為數不多的女科局干部。每當母親提起往事,我都忍不住拿起母親的手細細地撫摸,她的手掌很厚,每個手指的骨節都比其他地方粗一些,手心和手背都粗糙得厲害,每到冬天,還會裂開很多的口子,有時流膿,有時滴血。
生活條件好了,可母親一直沒把針線活撂下,一閑下來,她就會找廢布、打袼褙、剪鞋樣、納鞋底、繡虎頭、做虎鞋。左鄰送一雙右舍送一雙,親戚朋友有了小孩,也會來討要幾雙。我曾經給她算過,一雙不太復雜的小鞋,從打袼褙到成品,最快也要六天,幾乎每天回家都能看到她坐在窗前納底繡花。我勸她歇兩天,她總是不高興地嘮叨起來,借口無非就是人家孩子等著穿或是閑著沒事之類,時間久了,也就不愿惹她不高興了。
前年,母親內退了,有了大把大把的時間,可她的身體卻日漸衰老了,血壓高了,腰背彎了,步履也蹣跚起來。這時,人們都勸她應享享清福,趁著這幾年身體還硬朗就多出去走走逛逛。她宛然一笑,未置可否。只有我知道,母親怎么舍得把時間消磨在休閑上。
她的關節不好,腱鞘炎又犯了,疼得她連手指都蜷不起來了,可她還非要拗著做小鞋。別的程序還好說,納鞋底是最需要氣力的,可她愣是忍著疼痛一針一針地納,誰勸也不聽。就這樣,斷斷續續用了一年的時間,她做成了五十多雙小鞋,有大有小,有肥有瘦,有軟底有硬底,還分成春夏秋冬不同季節,虎狼狗貓鴨子等不同的動物,放在十幾個鞋盒子里,工藝品似的珍藏著。
看著看著我們都明白了,母親這是給自己未來的外孫提前做準備呢。用她自己的話說,“以后小家伙出生了,我的腿腳再不好了,哪兒還有時間啊,先準備下,到時用到了穿起來也方便。這千層底啊,怎么也比買的鞋子舒服。”當時我和妹妹都已結婚,還沒有要孩子的打算。我們倆暗暗約定,不管賣的鞋如何氣派、漂亮,也一定給他們穿姥姥親手做的虎頭鞋,她做多少我們的孩子就穿多少。
可孩子生下來以后,母親提前做的鞋一雙也沒派上用場,因為兩個孩子的大腳丫是出乎尋常的又大又肥,那些小鞋最大的也套不到孩子的腳上。于是,這幾十雙鞋子就這樣擱置起來了,難為母親還得一雙一雙重做。恰巧遇到需要的人,母親也不吝嗇,搬出來如數家珍,最后的結果是一一送出去,拿走鞋的人都說,就算穿不著,當個工藝品擺擺也好啊。于是母親開心地笑了。
我兒子生在去年春天,一直穿姥姥親手做的衣褲和鞋子,迄今十四個月,一共穿過十六身棉衣、十多身秋衣秋褲、八九個肚兜、二十八雙鞋子,用過二十多床小棉被,戴過四頂帽子,都是姥姥一針一針親手縫制的。
現在,兒子會走了,穿鞋越來越費,不出十天,就能把鞋底給踢爛。為了讓新鞋結實漂亮,母親又給新做的鞋底涂上了一層白白的油漆,看了這一院子的小鞋,我的心都醉了。
母親做的虎頭鞋堪稱一絕,雪白的千層鞋底,用心裁剪的深色布料做幫,鞋面上是精心刺繡的虎頭形狀,精神抖擻的吊角眼睛,俏皮可愛的花花鼻子,微微含笑的威風嘴巴,用綢布抽成的招風耳朵,還有眉頭中間的威武“王”字,讓人一見就心生愛慕。親戚朋友誰家生了孩子抱了娃,無一例外會來我們家討要母親做的虎頭鞋。大冷的冬天,給孩子穿上連腳褲,再套上雙虎頭鞋,精神抖擻!
當年家里窮,姥姥姥爺都得去隊里干活掙工分養家糊口,母親就利用放學的間歇給家里納鞋底做穿戴。家里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大舅義無反顧地把機會讓給了她。母親說,不用去地里拼命受累,干點家務理所應當。一個冬天母親就把家里七口人這一年要穿的鞋做出來了,那時都是用麻袋裝鞋的,一個冬天得做兩麻袋!我沒試過用麻袋裝布鞋,可是我能想象得出母親年輕時勤奮地納鞋底的樣子。我還知道,之所以在冬天把一年的鞋都做好,是因為到了地里有了綠芽芽的時候,母親放學以后又得背著竹筐到處去打豬草了。
以前我以為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都這樣,可等我結婚后,看了婆婆的手,才知道像她們這般年紀的人,也可以這樣年輕和光潤。最讓我震動的是,我的婆婆是個農民,而母親,是我們這座小城為數不多的女科局干部。每當母親提起往事,我都忍不住拿起母親的手細細地撫摸,她的手掌很厚,每個手指的骨節都比其他地方粗一些,手心和手背都粗糙得厲害,每到冬天,還會裂開很多的口子,有時流膿,有時滴血。
生活條件好了,可母親一直沒把針線活撂下,一閑下來,她就會找廢布、打袼褙、剪鞋樣、納鞋底、繡虎頭、做虎鞋。左鄰送一雙右舍送一雙,親戚朋友有了小孩,也會來討要幾雙。我曾經給她算過,一雙不太復雜的小鞋,從打袼褙到成品,最快也要六天,幾乎每天回家都能看到她坐在窗前納底繡花。我勸她歇兩天,她總是不高興地嘮叨起來,借口無非就是人家孩子等著穿或是閑著沒事之類,時間久了,也就不愿惹她不高興了。
前年,母親內退了,有了大把大把的時間,可她的身體卻日漸衰老了,血壓高了,腰背彎了,步履也蹣跚起來。這時,人們都勸她應享享清福,趁著這幾年身體還硬朗就多出去走走逛逛。她宛然一笑,未置可否。只有我知道,母親怎么舍得把時間消磨在休閑上。
她的關節不好,腱鞘炎又犯了,疼得她連手指都蜷不起來了,可她還非要拗著做小鞋。別的程序還好說,納鞋底是最需要氣力的,可她愣是忍著疼痛一針一針地納,誰勸也不聽。就這樣,斷斷續續用了一年的時間,她做成了五十多雙小鞋,有大有小,有肥有瘦,有軟底有硬底,還分成春夏秋冬不同季節,虎狼狗貓鴨子等不同的動物,放在十幾個鞋盒子里,工藝品似的珍藏著。
看著看著我們都明白了,母親這是給自己未來的外孫提前做準備呢。用她自己的話說,“以后小家伙出生了,我的腿腳再不好了,哪兒還有時間啊,先準備下,到時用到了穿起來也方便。這千層底啊,怎么也比買的鞋子舒服。”當時我和妹妹都已結婚,還沒有要孩子的打算。我們倆暗暗約定,不管賣的鞋如何氣派、漂亮,也一定給他們穿姥姥親手做的虎頭鞋,她做多少我們的孩子就穿多少。
可孩子生下來以后,母親提前做的鞋一雙也沒派上用場,因為兩個孩子的大腳丫是出乎尋常的又大又肥,那些小鞋最大的也套不到孩子的腳上。于是,這幾十雙鞋子就這樣擱置起來了,難為母親還得一雙一雙重做。恰巧遇到需要的人,母親也不吝嗇,搬出來如數家珍,最后的結果是一一送出去,拿走鞋的人都說,就算穿不著,當個工藝品擺擺也好啊。于是母親開心地笑了。
我兒子生在去年春天,一直穿姥姥親手做的衣褲和鞋子,迄今十四個月,一共穿過十六身棉衣、十多身秋衣秋褲、八九個肚兜、二十八雙鞋子,用過二十多床小棉被,戴過四頂帽子,都是姥姥一針一針親手縫制的。
現在,兒子會走了,穿鞋越來越費,不出十天,就能把鞋底給踢爛。為了讓新鞋結實漂亮,母親又給新做的鞋底涂上了一層白白的油漆,看了這一院子的小鞋,我的心都醉了。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