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鞋業轉型新戰略開始實施
中國鞋網12月18日訊,俄羅斯今年嚴厲打擊“灰色清關”后,主要依靠出口俄羅斯的成都鞋業邁出了貿易轉型的重要一步。投資3000萬元打造的“成都工廠(廣州)出口訂貨中心·成都鞋城項目”標志著成都鞋業產業通過進軍廣州,建立自己的出海碼頭,全面構建“本土建基地、沿海建窗口、海外建終端”的“三位一體”新戰略開始實施。
據介紹,成都鞋城是由四川西部都產業運營有限公司和廣州市新濠畔鞋材皮革五金批發廣場有限公司聯手打造,近期成都鞋城正式對外營業。在啟動儀式上,四川省商務廳副廳長賈壯苗表示,“成都女鞋工廠(廣州)出口訂貨中心·成都鞋城項目”啟動,是成都鞋業創造訂單貿易新模式,在困局中謀求鞋業新突破的第一步。四川西部鞋都產業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彭軍在發言中表示,“俄羅斯歷來是四川省鞋業外貿出口的核心市場,中國女鞋之都園區及周邊鞋企有1100余家,其中70%~80%為出口型企業,出口企業中大多以出口俄羅斯為主(600余家),出口鞋類產品的80%是進入莫斯科的切爾基佐沃市場進行銷售。僅有20%是依靠公司訂單來完成。面對俄羅斯貿易市場的轉型,成都鞋業貿易模式也必須轉型,謀求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而廣州是全球鞋業的信息中心、采購中心,每年的全球采購商達到40多萬人次,同時,每年兩次的廣交會帶來無限商機。此次構建的“三位一體”新模式就是針對俄羅斯市場的轉型,通過大力開展“訂單貿易”,形成“以廣州為展示窗口和出海碼頭、以成都為生產和展示基地,以國際市場為終端”,整合資源,最終有效規范成都鞋業出口渠道、拓展新的國際市場資源、加快鞋業貿易平臺建設和長遠發展。彭軍還指出,進駐廣州后,成都的鞋業企業有了一席之地,但必須抱團作戰,以區域品牌的形式整體開拓國際市場。
另據了解,成都鞋城將吸收成都知名鞋企50余家,這其中有做P U鞋的占60%,真皮鞋的占40%,另還設精品鞋材區。這些企業將以“成都專營、工廠直營”為亮點,摒棄“中間貿易商”環節,為采購商降低30%的綜合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