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促進制鞋業等產業集聚和優化升級
中國鞋網12月18日訊, 從“分散辦企業”到“集中辦企業”,再到“集群做產業”,一批依托農業資源優勢發展起來的食品、紡織、尾毛加工企業正在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快速集聚成長,成為當地經濟的強力支撐。
今年以來,周口市立足各縣市實際,把打造特色產業集群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內容,先后培育壯大鹿邑尾毛、扶溝紡織、項城農機配件、淮陽塑編、沈丘網業、鄲城玉米精深加工等一批產業集群,有力帶動了全市經濟的穩定增長。周口市委書記毛超峰深有感觸地說:“產業集群是現代經濟構成的單元結構,能產生巨大的集聚效應。周口作為一個后發地區,產業集聚區已成為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最佳途徑。從目前來看,周口工業‘集’的路子是走對了。”
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做好產業發展規劃。鹿邑縣歷來有尾毛加工的傳統,以該縣張店鄉為中心,輻射周邊9個鄉鎮。鹿邑縣委書記楊廷俊認為,要做大做強鹿邑尾毛加工產業集群,一定要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做好產業發展規劃,努力做到產業“關聯”、企業“集中”、發展“集約”、功能“集合”。目前,該縣尾毛產業開發出9類50多個花色品種,產品銷往日本、韓國、美國等21個國家和地區,年均尾毛產品交易量約占全國市場份額的70%,被譽為“中國尾毛之鄉”。該縣產業集聚區也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第二批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
強力推動招商引資,凸顯產業集聚效應。機械制造是扶溝縣的傳統工業項目,由于受資金、技術、市場等因素的影響,普遍存在著規模不大、層次不高、缺乏核心技術等問題。為此,扶溝縣強力推動招商引資,采取多元化招商模式,做好優勢對接、產業對接、產品對接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國500強企業之一的玉柴集團經過實地考察,決定與扶溝中泰氣缸蓋公司合資建設年產40萬只缸體毛坯鑄件生產線,項目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2億多元。
加快結構調整步伐,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在沈丘縣,以前聚酯網產業雖企業眾多,但產品技術含量偏低。為此,沈丘縣投資10億元建設了產業集聚區,有效整合了聚酯網生產資源。該縣還成立了聚酯網科技研究中心,進一步促進了產業優化升級。如今,沈丘聚酯網產業在規模發展、產業集群、科技創新等方面均處于全國領先地位。此外,鄲城金丹乳酸L乳酸項目、鹿邑亞華高檔鋼化轎車玻璃項目、市開發區智能碳纖維導線項目等一批新上項目,不僅促進了產品結構、技術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而且填補了市內、省內工業空白。
發揮優勢主動對接,承接產業梯度轉移。有關部門一方面“筑巢引鳳”,不斷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進一步完善水、電、氣、暖、路及標準化廠房等基礎設施,縮短企業建設周期,減少企業前期固定資產投入。同時,加大與發達地區產業對接力度,緊盯與當地產業基礎關聯度高的區域,實施組團式產業轉移。周口市市長徐光介紹說,近年來周口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不僅是制鞋業原材料的重要生產基地,同時在制鞋業方面有較好的基礎,這些都是承接產業轉移的比較優勢。日前,全球最大的鞋業零售商之一的美國瑋倫鞋業集團與周口市政府簽訂投資合作備忘錄,在西華、扶溝、商水、鹿邑等地建立鞋業加工基地。
今年1月至9月,周口市11個產業集聚區共落戶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7個,總投資44.92億元,其中,外資項目4個,總投資6736萬美元,省外資金項目23個,總投資40.34億元。產業集聚區正成為該市工業化道路上的強勁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