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星鞋業2010年將建成博物館
中國鞋網12月11日訊, 青島是中國制鞋業的發祥地之一。1933年《青島指南》記載與描述的當年青島市貴州路的情形是“板房草社,聊避風雨”,就是當年的不堪風雨飄零的青島最底層的“棚戶區”。1921年,雙星的起源——“維新制帶廠”,就在這條路上出現。1946年,國民黨政府接收工廠,更改廠名為“大元橡膠廠”。1955年,經中央輕工業部正式下文改名為“國營第九橡膠廠”。 1983年,“雙星”商標正式注冊。貴州路5號,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化制鞋企業的發源地之一。
在中國制鞋業企業管理和文化傳承中,雙星有著一種歷史沉淀的“魂”,一種民族工業特有的文化底蘊。上世紀80年代初,在全國制鞋業中就有個順口溜:“南有回力 ,北有雙星”,而今,雙星不僅將鞋業做大做強,還從給人做鞋發展到給車做“鞋”,在中國制鞋業創出發展奇跡。
雙星不僅推動了青島的經濟、文化發展,甚至影響到了市民的就業觀、生活觀、價值觀等,在幾代人經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為了展示和傳承中國鞋文化,展示制鞋業的發展歷史、工藝技術,真實紀錄我國制鞋業的發展歷程,親身體驗制鞋過程的樂趣,打造全新的工業旅游文化景點,雙星集團將于2010年9月在青島市市南區瞿塘峽路49號(原貴州路5號廠址)建成一座面積6299平方米的雙星博物館,博物館包含制鞋類、輪胎類。
雙星博物館將利用實物、照片、文字,配備影音動畫相結合的方式向人們展示鞋業的歷史與發展,包括具有民族歷史的特色鞋,制鞋工藝、制鞋工具和制鞋材料的演變過程;未來高科技制鞋工藝及發展趨勢等,對參觀者同時進行歷史教育、愛國教育、愛崗教育,使大家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博物館里還將對雙星“汽車鞋”(輪胎)生產工藝進行全面展示。把雙星制鞋的歷史留住,把制鞋的工業遺產留住,將是雙星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屆時,歷史近百年的雙星將為島城再添一亮麗工業旅游景點。目前,雙星博物館正在全面建設中。
- 上一篇:紅草帽鞋業開展企業文化活動
- 下一篇: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