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鞋傳播污染環境的有毒物質
中國鞋網12月08日訊,當我們穿普通皮鞋時,存在一種危險,即許多環境毒物通過皮膚進入我們的身體,或者把廢扔進填埋垃圾堆后,環境毒物滲入土壤和地下水。瑞典自然守恒協會對日常消費品中的環境毒物展開研究,鞋子是他們為研究的一部分內容。毛巾、T恤、防曬產品和塑料鞋是瑞典自然守恒協會(SSNC)迄今為止研究的日常消費品。
對皮鞋進行分析由SSNC 和南非、烏干達、菲律賓、印度以及白俄羅斯環保組織伙伴合作完成。這些組織分別在各自的國家采購 20 雙知名品牌的皮鞋。他們對重金屬和有機化合物進行分析。他們研究的大多數化合物可以被假定來自制革、保存或皮革染色。
毒物通過貨物形式跨越邊界
以鞋子為例,鞋子在幾個不同國家生產、出口和進口。一個國際禁止的環境污染毒物可能通過一雙鞋子進入這個國家,污染環境和人體。現存的化學物質法往往意味著對進口商品的毒物控制或者檢測不足,或者根本不存在控制或者檢測。
工業生產大量的廢水和有機物,降解時消耗氧氣,同時,還產生鹽和很多其他化學物質。皮革生產還產生固體廢物,成為污染下水道的污泥以及皮革廢物。
分析顯示,所有的鞋中都存在不同濃度的金屬。雖然對穿鞋者不會造成立即的危險,但可能對人類和環境構成長期健康危險,鞋子最終都會變成廢物,鞋子包含的金屬和半金屬將最終濾出并進入環境自然環境。
研究發現鞋子中的三價鉻濃度極高,鉻鞣占全球所有制革的80-85%。當皮鞋和廢物焚化或者被扔進垃圾場,最常見的和最有毒的形式是鉻和三價鉻,這些毒物氧化后成為高毒性物質,以及致癌的六價鉻。
研究在一些鞋子里發現,劇毒金屬濃度較高,如砷,鉛,汞。
SSNC認為
- 考慮到三價鉻氧化后有可能變成毒性更大的六價鉻,因此皮革廢物必須被認定為危險廢物并進行相應的管理。
- 皮革和制鞋企業應盡快轉為無鉻皮革生產。目前正在制訂生產程序,以便能夠無鉻鞣生產高品質的皮革。
含有致癌物質的消費類產品是不可接受的,無論濃度高低。
由于能夠與 DNA 起反應的濃縮化合物導致癌癥風險直線上升,如某些芳香胺。這意味著沒有任何安全濃度。
-在制造消費產品過程中,所使用的化學物質干擾體內激素產生和分配是不可接受的、
- 有意添加到消費品中的高毒性半金屬和金屬砷,鉛,汞是不能接受的。
- 消費產品中不可出現高度過敏性化合物。
- 不容易降解的、在生物中堆積的化合物應分階段從人類社會使用的材料中廢除。
- 從政者必須負起責任,完善瑞典,歐盟和全世界的產品安全法。
- 制造商必須承擔責任,自愿努力開發替代生產方法,清除其產品中的有害化學物質。
- 上一篇:蕭山一皮包廠一夜兩起大火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