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服企業系上出口信保“安全帶”
中國鞋網11月30日訊,不久前,石獅50多家服裝商戶遭遇涉外詐騙,損失高達5000余萬元。不少人在密切關注的同時,也把目光投向了泉州的出口企業:面對國外市場“深水”,泉企應如何規避風險?
記者從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泉州辦事處得到一組數據:今年以來,我市投保企業報損案件40起,案件金額高達510多萬美元,分別同比增長471.43%和1182.63%。業內人士認為,這反映出金融危機以來,一方面國外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多,企業出口風險漸增;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泉企開始意識到,利用出口信保“武器”為自己“保駕護航”很有必要。
金融危機觸動企業風險觀
金融危機對出口企業的影響顯而易見,這也體現在出口信保行業上。近年來,我市出口規模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出口信用保險從滲透率不足5%迅速提高到11%以上,特別是今年以來,全市新增投保企業70多家,僅9月份就承保8075萬美元,環比增長19.45%;1—10月累計承保金額4.62億美元,比增165.41%。相比金融危機前一年里投保企業只有二三十家的情況,出口信保可謂經歷了由“冷落”到“熱捧”的轉變。
究其原因,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泉州辦事處副主任黃天佑這樣解釋:金融危機中,很多國外進口商及其融資銀行流動性不足,多數進口商要求先發貨后付款,且付款期限往往延長到三四個月甚至半年左右。如此巨大的出口風險,讓外貿企業不得不尋求一張“護身符”——出口信保。
可憑出口信保保單便捷融資
不久前,晉江一家貿易公司憑借一紙保單向銀行融資高達1600多萬美元。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拿著出口信保的保單,到銀行申請貸款就可免去復雜的信用審查,最高能申請到應收貨款80%的貸款額。不用等上幾個月,就可以提前融資。”更重要的是,“貨幣市場風云多變,今天是100萬元的貨款,可能幾個月后就下跌成幾十萬元,但向銀行融資后,這一部分風險就由銀行來承擔了”。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隨著企業投保積極性的上漲,更多的出口企業開始渴望了解與運用:出口信保這張“護身符”除了能讓企業放心接單外,還可帶來什么?業內人士指出,出口信保具有保障風險、擴大出口和便利融資等職能,加以靈活應用,便可通過可控的財務安排把交易中的不確定因素固定下來。同時,企業還能依靠出口信保公司,對國外買家的資質信用進行調查和評估,選準貿易對象,在確保收匯低風險的情況下,大膽采取多種靈活付款方式來開拓新市場,進而擴大貿易。
年底平均費率或下調30%
截至目前,已有150多家出口企業加入出口信保行列。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相對全市1600多家出口企業來說,這一數字并不算多,說明大多數企業仍沒有出口投保的意識。尤其是不少企業因與國外客戶合作多年,不認為存在潛在風險,往往在利益受損后才追悔莫及。此外,也不乏一部分出口企業因為出口信保門檻較高的顧慮而遲遲未投保。
出口信保門檻有多高?黃天佑介紹,我市出口信用保險鼓勵大中小型企業參與投保,沒有任何門檻。與此同時,結合我市企業出口國別、國外買家的資質信用情況、結算方式、賬期長短和投保額大小,以及企業自身的風險管控水平等因素,在費率方面實行差異化,并對統保的企業實行更加優惠的費率。
記者獲悉,自今年6月份起,我市信保適時調整承保政策,目前出口信保平均費率已總體下調19.74%,預計到12月底下調幅度會接近30%,企業投保成本將大大降低,這對未參保的出口企業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