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七匹狼的廣告支出看費用資產化
中國鞋網11月16日訊,從資產負債表來看,七匹狼(002029,股吧)(002029)是典型的輕資產公司,2008年末公司總資產約17.7億元,其中非流動資產5.2億元,剔除2.4億元的投資性房地產,其營業性的長期資產僅為2.8億元,主要為1.2億元的固定資產和1.1億元的長期待攤費用。這似乎與常識中理解的品牌服裝企業的經營模式一致,由于生產外包并依靠渠道商進行終端銷售,企業自身的確沒有太多長期資產的投入需求。但與常識不一致的是,這類企業均有一項非常重要的資產,即品牌,這一點卻無法在資產負債表上得到絲毫反映。
品牌價值的確很難估計。但有兩點至少應該是明確的:其一,品牌是一種無可置疑的資產,對于七匹狼這樣的企業尤其如此,它不僅將對企業未來若干年度的收益產生影響,更是企業經營活動的重要內容。2008年七匹狼年報中“董事會報告”部分對當年總體經營情況的總結中,首先提到的即為“品牌塑造和市場推廣”。其二,企業為品牌的支出是可以明確衡量的,七匹狼2008年廣告費和宣傳費支出共計1.17億元,占當年銷售收入的7.1%。
事實上,這又回到了會計在支出處理中費用化和資產化的老生常談上。由于謹慎性要求,在現有會計制度下,企業在廣告和宣傳方面的支出均作為銷售費用在當年損益表中全額處理,因此擴大廣告宣傳的結果將是企業資產和收益的雙雙下降,這種財務績效顯然與企業經營活動的真實初衷及其實際影響相背離,同時更造成了對合理判斷企業內在價值的一系列信息誤導。
在傳統分析中,費用比率常常是判斷企業管理績效的重要指標,“廣告支出增加過快,銷售費用率超出預期,凈利率下滑”更是最近在七匹狼的研究報告中被頻繁提及。在上述分析邏輯下,廣告和宣傳支出被認為是被動的,是因為當年營業收入的需要而必須發生的,而不是企業維護其核心競爭能力而進行的投資。但由于近50%的銷售費用對應著品牌建設,它已經不同于銷售費用的傳統含義,費用比率在這里也基本喪失了分析價值。這一點對于香港上市的李寧公司(HK2331)更為明顯。由于2008年奧運會等原因,其廣告及市場推廣開支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達到了近些年最高的17.5%,較之2007年上升了1.5個百分點,這顯然不代表李寧公司管理水平的下降。如果七匹狼大幅削減廣告支出,不知道分析人員會不會對其估值水平進行大幅提升。
夸大費用效應的另一面就是弱化了資產效應,雖然不能直接等同于品牌成本,更不是品牌的價值,但廣告和宣傳畢竟是企業品牌建設中最重要的支出。七匹狼2008年近1.2億元的廣告和宣傳費與其固定資產相差無幾。如果考慮到若干年持續廣告支出的累積,顯然七匹狼的品牌資產將成為其最重要的長期資產。而與李寧公司2008年11.7億元的廣告及市場推廣開支相比,七匹狼在品牌資產上的數量級還不能與其相提并論。
其實,廣告和市場推廣支出的資產化特征非常明顯,無論是李寧還是安踏(HK2020),這部分支出都是其招股書中募集資金的重要投向,其中安踏的該部分投向占融資總額的40%。在費用化的分析思路下,企業的資產特征無法被合理認知,企業的核心經營活動——品牌建設無法在財務績效中予以合理表現,品牌建設的效率、對企業銷售額、毛利率、營運資本的影響等深入分析更無從談起。
廣告支出的費用化導致財務績效低估了企業合理的收益和資產水平,因此也表現為資本市場上較高的PE和PB倍數,這常常被歸結為市場對于品牌的溢價,但其中的因果關系卻很少有人提及。在具體分析中,將這類企業的廣告費用進行資本化處理,并按照一個合理的期限進行攤銷,調整后的財務績效對于理解企業價值創造的基本邏輯或許更為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