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峰新國際要造千億鞋業藍海
中國鞋網11月03日訊, 2009年10月15日,寶峰新國際2010年招商會如期舉行。這是繼今年1月5日寶峰全國訂貨會后的又一次盛會。就在一個月前,寶峰新國際旗下泉州寶峰鞋業(下稱:寶峰)剛剛獲得2010年上海世博會特許生產商資格。
寶峰新國際目標:千億鞋業藍海
2009年10月15日,寶峰新國際2010年招商會如期舉行。這是繼今年1月5日寶峰全國訂貨會后的又一次盛會。就在一個月前,寶峰新國際旗下泉州寶峰鞋業(下稱:寶峰)剛剛獲得2010年上海世博會特許生產商資格。
“颶風出擊,贏領世博年”——以此為主題的大會現場,不但有琳瑯滿目的各色拖鞋展出,更是把寶人拖鞋的專賣店也搬到了這里。
一款款靚麗的拖鞋無不蘊藏著時尚的設計元素,這與人們傳統印象中的拖鞋形象大相徑庭。許多到場的客商表示,寶峰拖鞋的設計和運作出乎他們的意料,“的確是創新之舉”。
寶峰新國際總裁陳慶偉表示,為了拓展拖鞋消費的“時尚新視野”,寶峰率先在國內提出新風尚拖鞋的定位,聚焦城市的時尚人群,讓拖鞋不但登堂入室,而且成為大眾場合的主流鞋類消費形態,讓寶峰成為消費者傳統拖鞋消費理念的革新者。
借力世博會
2010年,擁有150多年舉辦歷史的世界博覽會將在中國上海舉行。本次世博會的主題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寶人新風尚拖鞋的定位,與世博會的主題不謀而合。”陳慶偉表示,美好的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拖鞋也是現代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為了充分參與和融入此次盛會,陳慶偉多次往返于泉州與上海之間。就在2009年9月,泉州寶峰鞋業剛剛獲得了此次盛會特許生產商的資格,陳透露,關于世博會的特許零售商資格也有望在近期得到批復。
這是歷史上中國首次舉辦的世界博覽會,歷時5個月時間。據主辦機構預計,將吸引來自世界各地7000萬人次前往參觀,超過北京奧運會的舉辦規模。曾在2008年與奧組委有關合作機會擦身而過的寶峰,在2009年提前把握此次盛會的商機。
回顧與世博局的接洽過程,“起初,他們并不是十分理解我們的合作請求。”陳慶偉回憶說。在寶峰之前,世博會的眾多特許商品中,以紀念品居多,其中穿戴類的產品主要有T恤、帽子等等。
面對世博局的不理解和疑惑,陳慶偉向有關部門表示,用一周時間,做幾雙給主辦方看看。很快,10雙由寶峰鞋業設計并制造的風尚拖鞋擺到了世博局有關領導面前。讓領導們驚喜的是,他們眼前的拖鞋與此前傳統概念中的拖鞋完全不同,大大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我們的產品不同于傳統的產品,是經過提升換代的創新型產品。世博局方面的觀念也因此改變了。”陳慶偉說。隨后,寶峰正式啟動了特許生產商的申報程序。從申報企業規模和企業業績,到評估驗廠,再到按照官方要求設計產品,寶峰經過層層嚴格審核,終獲資格。
此后,世博局還在上海國際會展中心為寶峰提供了產品展示展位,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許多參觀者表示,如果沒有看到寶峰拖鞋,很難想到拖鞋可以做成這樣的效果。
2010年世博會舉辦期間,正值5-10月,也是寶峰的新風尚拖鞋銷售的旺季,商機無限。“這5個月對寶峰來講是很好的機會。我們的產品能親自參與到國際大事件,產品與事件配套,可以讓消費者認識到拖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陳慶偉稱,這對公司一直以來倡導的“鞋業第三極”有著很好的推動作用,奠定了重要的市場基礎。
與此同時,寶峰還在申請世博會特許零售商資格。如此一來,寶峰可以在自己擁有的眾多專賣店中設立專柜,更好地推廣寶峰品牌。
為了進一步打動世博局有關部門,寶峰還提出了體驗式營銷的概念。預計將人字拖鞋的生產設備進駐到世博園中,讓購買者根據個人喜好選擇不同的樣式、不同顏色的鞋帶進行現場組裝拖鞋。一方面讓消費者體驗拖鞋的生產過程,另一方面可以更加明確地體現消費者的個性,通過互動,提高產品的受關注程度,促進產品的銷售。
陳慶偉自信地表示,體驗式營銷將是2010年世博會上的一個亮點。它還將助力寶峰順利取得世博會特許零售商資格。
5個月的時間,7000萬的參觀人群,特殊的體驗式營銷——不難想象,無須購買,參觀世博會的人群對產品的廣泛關注,將為寶人新風尚拖鞋帶來很大的推廣效果。
創業團隊
寶峰作為目前國內領先的拖涼鞋生產企業,擁有年產5000萬雙的生產能力,每天有近15萬雙的拖鞋遠銷美、歐、澳及亞洲等地區的全球最具實力的時裝拖鞋生產制造商,同時創造了每10個美國人就有一個穿寶峰拖鞋的銷售神話。讓我們來一起走近寶峰、了解寶峰……
20世紀80年代,中國沿海地區隨著改革開放最早顯現出活力。沿海地區的人們憑借靈活的頭腦、肯干的勁頭兒和一定的海外關系(資金和信息)率先尋找商機。于是,一家人幾個兄弟又或親戚朋友集資,少則幾百塊,多則上千元,紛紛辦起了家庭小作坊,進行一些消費品的生產加工……
泉州也是沿海地區從事生產加工的代表城市,許多當地人在80年代初紛紛辦起了鞋廠。雖然吸收了一些海外流行樣式信息,但制造的質量由于條件限制,并沒有辦法把握。彼時的大泉州地區(包括現在的晉江),關于制鞋的名聲并不好,加工生產的鞋往往穿上一周左右就壞掉了,稱之為“禮拜鞋”。
寶峰的前身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那個時候,由寶峰新國際現任董事長鄭六和先生發起,組建了當時的生產加工工廠,即寶峰的前身。創始人鄭六和長期從事工業方面的事務,寶峰在最初創立時曾生產經營旅游帽。后來由于產品發展受限,在承包了一家在泉州本地的臺資塑料拖鞋廠后,便轉而發展經營制造拖鞋。
借助臺資廠當時擁有的超前于國內市場環境的款式和設備,加上創業者們敢于拼搏的闖勁兒,寶峰接管后生產的塑料拖鞋通過寶峰原有的銷售渠道推向了市場。
但像許多當時的生產制造商一樣,寶峰的創業者們大都對市場營銷沒有明確的概念。盡管如此,在承包臺資廠的幾年里,由于拖鞋比帽子的市場需求時間長、需求量大,加之良好的市場反響,寶峰的初期創業者們挖到了第一桶金,也由此奠定了制造拖鞋的基礎。
80年代末,市場正值合資熱潮。積累了多年生產加工經驗的寶峰公司,引進了香港資金,成立了寶峰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正式開始自己的拖鞋運作。當時整體市場上的產品比較單一,但寶峰的拖鞋生產理念早已走在市場前列:已從最初單一生產塑料拖鞋,慢慢加入一些帶有工藝性質的拖鞋。
在寶峰發展的第一個五年里,主要是做內銷。規模雖然不大,但產品很受市場歡迎。那個年代,搞商業的幾乎都知道寶峰這個名字。
直到1994年,隨著公司的發展,寶峰公司內部股東間的矛盾開始顯現,由此,寶峰公司的第一次整合開始,陳慶偉也是在這個時候加入了寶峰。此后,寶峰內部又進行了一次重組,這就是之后的寶峰鞋業。
值得一提的是,整合、重組并沒有影響寶峰前進的步調。而這在股份制合作的公司、工廠中也是并不多見的,堪稱地方上的佳話。
據了解,寶峰的股東比較多,有直接參與經營的股東,也有不直接參與經營的股東。而公司董事長鄭六和在公司決策考慮時規定,只有直接參與經營的股東才有發言權,不參與經營的股東沒有發言權且不能干預企業的經營,以此方式消除一些決策上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寶峰人有一個統一的目標,都是從全局考慮,從企業發展角度作為決策的出發點。
目光堅定、思路清晰是許多見過這位今年已經76歲高齡的企業大家長的直接印象。果斷的決策、寬廣的心胸,為這家民營企業20多年的生存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說到這位領導者,由于他的年齡段與寶峰目前的執行者們有一定差距,寶峰人更愿意稱,鄭董是大家的長輩,由此形成了一股凝聚力,讓年輕一輩圍繞在他周圍,形成了比較好的管理氛圍。
昔日寶峰
雖然是在寶峰發展5年(1994年)之后加入公司,但陳慶偉早在此之前就與鞋業制造密不可分。從懵懂進入拖鞋行業,再到進入寶峰,15年來,陳慶偉親身感到了寶峰從小到大的每一步發展。
1994年,寶峰規模并不大,只是一家擁有200多名員工、年產值800萬元的小型民營企業。隨后,在陳慶偉以及多位股東的堅持下,寶峰開始了重組計劃,以全新的面貌征戰國內市場,這一次重組也盤活了企業的資源,年產值在之后的兩年實現翻倍,達到2000萬元。
重組后的兩年內,寶峰的發展可謂順風順水。產值實現翻番,國內渠道的布局也日漸成熟。然而,“三角債”問題卻打亂了寶峰接下來的戰略布局。
90年代中期,在國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國內各行各業的“三角債”都比較嚴重,寶峰也不例外。陳慶偉回憶說,主要原因是當時寶峰的銷售渠道由國內140多家百貨站控制,形成了壟斷經營的模式,企業必須先鋪貨再收款。這在當時國內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試想,如果一家百貨站的欠款是4萬-5萬元,那么百余家計算下來,寶峰的應收賬款達到了600多萬元。這個數字足以讓企業倒下。
由于國內市場日趨艱難(回款慢),寶峰考慮由內銷轉為外銷,進而開拓國際市場。“轉變很困難,很痛苦。”陳慶偉記憶猶新。切斷內銷,意味著公司在外的600多萬元應收賬款全部成為呆賬,這個數字對于企業而言,損失是巨大的。另一方面,發展外銷,客戶源在短期也并不充足。
不過,寶峰人在接下來的十年內驗證了當初兩難抉擇下的正確選擇。陳慶偉說,正是當時毅然的決定,寶峰才得以走出困境。如果那時沒有當機立斷,寶峰很有可能在當初的三角債中消失。
轉戰國際市場
“外銷過程并不容易,一開始的時候比較困難。”陳慶偉回憶說,在分析國際市場后,我們發現,外銷合作中有一個很大的瓶頸——互相信任的問題。
由于產地和銷地分處不同國家,供需雙方建立起信任的關系并不容易。外資采購商往往采取先付一定比例的訂金,待貨品全部交清,再支付尾款;還有的外資采購商采取小數額的訂單與企業發生關系,這些都限制了企業的發展速度。
考慮到供需雙方的利益,寶峰頂住資金壓力,決定適應國際游戲規則,最終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合作關系。
然而這個過程并不容易。盡管大型國際采購商的信譽優良,但他們的要求是苛刻且近乎挑剔的。陳慶偉回憶著當年將訂貨從泉州一批批發往廈門,卻因部分產品抽檢不合格而被退回的經歷:退貨最嚴重的時候,我們的廠房專門騰出一層,專門放置退回來的鞋品,那里最多的時候堆了12萬雙。“當時做得是比較痛苦的。”他說。
但也正是依照這種嚴苛國際商業準則和標準,為寶峰最終贏取了進入美國市場的通行證。“寶峰的生產模式從那時起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讓寶峰鞋業受益至今。”陳慶偉充滿欣慰和自豪,如果沒有質量的保證,寶峰不可能在美國市場擁有這么久的需求歷史。
多年的積淀,寶峰鞋業的生產模式已經定型成熟,再加之自身不斷完善,寶峰的客戶還在增多。與此同時,寶峰逐步選擇了有實力的大型跨國貿易商,如WALMART(沃爾瑪)。這樣的商戶信譽程度高,與他們合作讓企業擁有穩定客戶和持續的定單。這對寶峰的訂單擴展、企業發展起到加速的作用。
“寶峰鞋業的生產流水線也是行業內最先進的。僅WALMART集中采購這類款式,日單產最高可達6萬雙。”陳慶偉介紹說,WALMART當年承諾每年采購不少于300萬雙,而這類產品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全年訂單最多時達到1000萬雙。
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后,寶峰鞋業還在著手一個新的規劃,就是突破公司發展極限,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2002年,寶峰鞋業將廠址由昔日泉州展覽城遷至火炬工業園,擴大了廠房,引入了新流水生產線,使三年來的9000多萬元的年產值一舉突破1億元大關。
今日寶峰
外銷業務就這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一直以來國際采購商對于寶峰的訂單逐漸趨于飽和之勢。2006年,寶峰決定開始進軍國內市場,先后推出“寶峰”、“寶人”兩個品牌,通過“雙品牌、分渠道”的品牌營銷模式,逐步在國內建立銷售網絡。
特別是2007年下半年金融危機來襲,寶峰鞋業的訂單開始變薄,這也更堅定了寶峰鞋業轉戰內銷市場的決心,希望用內銷來彌補外銷。
多年的國際市場征戰經驗,讓寶峰在技術上更加成熟。2008年,由寶峰公司主導起草的中國EVA拖涼鞋行業標準,獲國家發改委批準,并于9月正式實施。
2008年開始,在福建省內(以泉州為主),寶峰鞋業開始在小范圍內試水。考慮到國內消費者和國際消費者在文化和偏好上有一定差異,陳慶偉表示,從外銷到內銷,在品種上要有改進,不能死搬硬套。
即使看到周圍同行在地產、餐飲上的投資,寶峰一如既往,專一拖鞋。也正是如此,當百年難遇的金融危機來襲,寶峰并未受到過多的影響。
寶峰誕生之初,企業管理中并沒有復雜的商業策劃,企業領導者也都本著扎實做事,但企業卻在這種“不經意”間做成了行業老大。2008年,香港中信資本注資寶峰,私募基金的入駐,給予拖鞋這個“藍海產業”最大的肯定。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