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革協會反對歐盟延長征收反傾銷稅
中國鞋網10月27日訊, 近日“歐盟欲延長中國鞋反傾銷稅”報道又起風云,其中“據廣州海關統計,今年1-7月,廣東鞋出口均價為2.9美元/雙”的報道與歐盟對中國鞋類采取反傾銷措施的背景聯系在一起,引起部分讀者誤解,誤以為中國出口到歐盟的鞋類產品存在大量低價傾銷行為。
事實上,歐盟對中國鞋類的反傾銷只涉及皮鞋產品,報道中的價格是廣東所有鞋類的出口均價,包括皮鞋、橡塑鞋、紡織面料鞋及其他鞋類。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09年1月到7月,我國鞋類出口平均單價為3.2美元,其中皮鞋8.2美元;2008年我國鞋類出口平均單價3.45美元,其中皮鞋8.71美元,而出口到歐盟的皮鞋產品平均單價為10美元,在歐洲市場銷售的價格約為40-50美元。
制鞋產業屬勞動密集型產業,受歷史原因及國際產業分工的影響,我國出口鞋類以中低檔為主,由于現階段中國勞動力水平等綜合成本相對較低,人民幣對歐元的比值一直處在較低水平,中國鞋類出口單價較低相對于國際同類產品就更具價格競爭優勢。
以意大利、西班牙為代表的歐盟國家在上世紀中期曾經是世界制鞋業的中心,伴隨著世界制鞋產業的轉移,制鞋業中心逐漸轉移到亞洲國家,特別是轉移到中國,這是經濟發展規律賦予中國的機會。目前中國的鞋類產品占世界鞋類產量的60%,成為名副其實的制鞋大國。而歐盟等國家無視經濟發展的規律,打著維護本國鞋類市場份額的幌子,頻頻發起貿易保護措施,從2006年開始對中國出口歐盟的皮鞋產品征收為期兩年的反傾銷稅,導致中國輸歐皮面鞋產量從2005年1.96億雙下降到2008年1.56億雙,數量降低20%,出口金額提高18%,單價從7.13美元上升到9.9美元,增39%。由于向歐盟出口減少約4000萬雙,僅此一項造成中國約20000工人失去工作。
事實上,歐洲鞋類產品以中高檔為主,與中國出口到歐盟的中低檔鞋類產品形成互補,兩者錯位競爭,滿足不同收入階層消費需求,符合雙方消費利益。而征收反傾銷稅后,直接導致歐洲市場消費的中國皮鞋價格提高至少20%,損害了歐洲消費者的利益。多方數據表明,在征收反傾銷稅的這三年期間,并沒有使歐洲的制鞋企業走出低谷和困境。所以說征收反傾銷稅對中歐雙方制鞋業都不會帶來任何利益。
目前歐盟對中國皮鞋的反傾銷日落復審還沒有最后表決,中國政府、商務部及商協會等都在積極采取措施,多方努力爭取有利的結果。中國皮革協會堅決反對歐盟以任何形式延長反傾銷稅的做法。同時制鞋企業也要堅定信心,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努力提升自身的抗風險能力,積極消化反傾銷帶來的不利因素,使企業在不斷變化的國際環境中成長壯大。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上一篇:南海年底前關停16家皮革企業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