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之都辛集打出 “綠色環保”牌
中國鞋網10月21日訊,作為全國重要的皮毛集散地,河北省辛集的皮革制造、交易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明朝之際,就有“直隸一集”之稱。至今,皮革業仍然是整個辛集市規模最大、實力最雄厚的產業。
眾所周知,制革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渣、廢氣,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不過,在走進 2008年河北縣級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排名第二的辛集市時,人們最深的印象是這是一個花園型的漂亮城市。即使在制革集中的工業園區,綠 色環保的概念也是處處體現都能體現出來。
街道建成一條條綠色長廊
走在辛集市的大街小巷,記者注意到,一塊塊休閑綠地給這些道路披上了綠色外衣,這些休閑綠地上除了休閑座椅,還點綴著雕塑、亭臺、健身設施。正在街邊遛彎的辛集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這兩年辛集市建了不少街邊綠地,“這些綠地已經成了我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生活環境一點不比省城差。”劉先生笑著說。
在該市的樣板街道市府街上,層層綠化錯落有致,行人張先生告訴記者,這條街道在近兩年補種了不少樹種,“越來越美了”。
辛集市在道路建設中,堅持“修一條主次干道,建一條綠色長廊”,綠化與道路建設同步實施,如今全市已形成了“七縱五橫”的道路綠化景觀,形成“街旁綠地―帶狀公園―居住區級公園―市級公園”綠地系統,公園建設注重體現城市品位,方便群眾,雕塑設計突出本市文化底蘊、城市特點。
辛集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王東介紹,近兩年來,辛集市先后建設了金鹿公園、市府廣場、雷鋒廣場等市級公園,在朝陽路、教育路等主干道建設了28處游園、綠地,對31家沿街單位實施了拆墻透綠,種植喬木3.53萬株、灌木97.8萬株,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6.77%,被評為省級園林城。
辛集市不斷完善“東工業、西居住、南倉儲、北行政”的主體格局和詳細規劃,著力建設景觀精品工程,優化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和魅力。眼下,該市火車站廣場改造項目二期工程正在進行中,17200平方米的廣場鋪裝、5000平方米的綠化以及廣場噴泉、亮化燈等景觀設施建設已完成。
近兩年,辛集市還將建設紅楓湖公園、森林公園、天驕公園、金城公園等4個公園,新增城市綠地1600畝,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8%以上,爭創國家級園林城市。未來,辛集將結合歷史、文化、產業、區位特點,打造綠色城市、中國皮都、宜居城市三個特色。
◎市長訪談
皮革之都要建綠色宜居城
受訪者:辛集市委常委、副市長李彥峰
記者:辛集市“城考”連續保持河北省第二名,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鑒?
李彥峰:應該說首先是領導重視,我們將工作任務逐一分解落實到鄉鎮和部門,并由市級領導分包,從每座建筑、每塊廣告、每棵樹木、每盞路燈抓起,對城市規劃、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市政設施、公共事業等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都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和管理標準,分路段、分區域落實責任人員,定期進行檢查。
抓項目支撐。兩年來共實施56個項目,投資38億元。完善鄉村公路、城區街道、供水、排水、垃圾處理場、節能減排、廣場、公園等基礎設施及商貿住宅設施建設,提高城市承載能力。
記者:開展“三年大變樣 推進城鎮化”以來,辛集有哪些比較突出的變化?
李彥峰:一是塑造城市特色。結合辛集歷史、文化、產業、區位特點,打造綠色城市、中國皮都、宜居城市三個特色。聘請國內知名專家編制了城市景觀風貌規劃、綠地系統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等專項規劃。對城市重要節點、城市色調、街區風貌、城市夜景進行全面規劃設計,增加城市魅力。二是對違章建筑進行拆除,已對城市主要干道及6個出入市口、高速公路出入口兩側和周邊范圍內共計10萬平方米的違法建筑全部進行了拆除,對拆除后的殘墻斷壁和裸露地面及時進行整治。三是包裝城市主干道。以一環四縱七橫城市干道為重點,逐一制定每條道路的包裝改造方案,明確每座建筑的穿衣戴帽、建筑色調、亮化改造、清洗粉飾、廣告設置等內容,更新廣告牌匾8.1萬平方米,粉刷、清洗、整治沿街建筑862個,亮化沿街主要建筑190個,規劃建設一路(教育路)一街(市府街)高層聚集區,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記者:在現有基礎上,辛集下一步的發展藍圖是什么?
李彥峰:我們將不遺余力推進城建工作落實。大手筆謀劃、大規劃投入、大跨越發展,強力推進城市空間布局優化和功能完善,加快建設現代化中等城市。到2010年建成區面積達到28平方公里,人口達到24.4萬人;到2020年,建成區面積達到37.8平方公里,人口達到36萬人。
- 上一篇:毛皮市場價格現狀分析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