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鞋企鬧“工荒”發展又遭遇羈絆

偌大的招工大廳求職者廖廖
中國鞋網10月10日訊,經歷金融危機陰霾,又遭遇民工荒,面對漸行漸遠的外來民工,我市企業該何去何從?當用工缺口成為制約企業快速發展的羈絆時,如何用長遠的眼光來剖析此次招工難背后的根源,以做到未雨綢繆、對癥下藥,成為政府和企業的當務之急。
四處求援難解近渴
為解決招工難問題,市職業介紹指導中心四處向外地勞動力基地求援,期望遠水能解近渴。
5月23日,青海2009年東西部就業崗位對接洽談會在西寧如期舉行,遠在千里之外的我市多家企業出現在招聘會場上,開出的條件之優越,成為招聘會上的一大亮點,有200多人達成初步就業意向。次日,西寧市民和縣專門為我市企業舉辦的招聘會,當場達成就業意向近60人。
同時我市勞動部門主動出擊,將西寧市及周邊縣的勞動就業部門及職業技術學校納入我市勞務第十七個勞動力輸送基地。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各類的招聘中,達成就業意向的人不少,但真正來溫就業的人還是寥寥無幾。據前往西寧招工的萊麗斯鞋業一位行政經理介紹,公司一線普工缺口500多人,在西寧達成的就業意向僅近100多人,原本可以松一口氣,想不到動身來溫卻只有2人。更令這位經理意想不到的是,即使提高了工資待遇,仍然無法招到足夠多的一線工人。對此,他們不得不再次遠赴湖南、貴州、湖北、四川等勞務輸出大省招工,甚至不辭辛苦深入鄉鎮,但招工情況依然不樂觀。
“招不到一線工人,短缺的生產能力只能靠工人加班的方式來彌補。”這位經理無奈地說道。
招不到人,愁的不僅是企業,還有我市的職業指導中心。據了解,我市的用工來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有十六個勞務協議輸出基地,隨著東西部差距縮小和中西部成為投資熱點,十六個基地也是無人可派。無奈之下他們到處打用工求援電話,用工信息甚至發到了青海、廣西、貴州等西南部勞務輸出大省的勞務部門尋求勞務輸入,但是這個辦法也不是很奏效。
令人值得反思的是,通過中西部之行,勞動部門發現,東部不少企業將生產基地落戶中西部,極大吸納了本地勞動力。當地企業的員工待遇并不比我市低多少。對此職業介紹中心建議企業要在提高員工待遇上下功夫,同時企業應該自我改造,提高科技含量,轉變勞動密集型的經營之路,如此才能實現長遠發展。
勞務市場一人難求
沒有喧嘩嘈雜的場面,市職業介紹中心偌大的招工大廳里求職者寥寥,各家介紹所門庭冷落。民工荒現象,在有著全市用工“晴雨表”之稱的市職業介紹指導中心表現得一覽無遺。
求職的少,市職介中心下屬的昌盛職業介紹所一名女工作人員干脆搗出手機玩游戲,打發難捱的時光。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前來登記的單位有十幾個,提供的崗位有近100多個,但每天能開出介紹信不到10名,平時職介所有三個工作人員一起上班,如今也只剩下她一人“留守”。
市職介中心各家介紹所招工單上,各類招工單上“急招”字眼頻繁出現,招工難成為企業和介紹所共同面臨的難題。東方職業介紹所工作人員介紹,每天進場登記的企業有近20家,提供的崗位近100個,但依然無人問津,一線工人缺口如此之大,為歷年所不多見。
為招到人,九龍鞋廠將企業簡介、工作環境、用餐條件、住宿情況經過攝錄制作后,通過大屏幕連續播放,以此吸引求職者眼球,該企業開出待遇也是相當誘人,普工工資每個1500元還包食宿,比兩個月前提高了300元。雖然企業煞費苦心,但前來求職者依然寥寥無幾。
據市職介中心統計,今年6至8月企業在該中心登記的崗位需求總數分別為22554個、26877個、49376個,其中8月份崗位需求總數幾乎是6月份的兩倍,進入9月份,用工矛盾進一步突出。缺口較大的集中在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如服裝皮鞋、五金打火機、電子電器等,其中缺口最大的工種是普工、服務員、學徒工、平車車工和注塑工。
“現在很多中西部家庭重視對自己子女的培養,以前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了,現在初中畢業了還是想培養他們去上大學。東部內遷企業比較多,也有部分民工選擇了就地就近就業。”市職業介紹指導服務中心主任季建設認為這種用工短缺的局面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缺口會進一步擴大。
手持訂單只缺工人
用工缺口不斷加大,不少企業只能忍痛割單。三雄麒鞋業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告訴記者,金融危機后,訂單不足,部分工人流失,如今公司外貿訂單突增,卻招不到足夠的人,無奈之下不敢多接訂單。他說:“現在公司一線普工缺100多名,由于招不到人,本來想增加幾條流水線,看來只能擱置。”
“時常有單不接,或不敢接大單,長此以往,勢必會失去部分客戶。公司開拓國內外市場時,急需100多名一線普工,幾周下來,還招不到一半,為此企業不惜重金求人,規定員工能拉一個新員工,就給予100元的獎勵。”金馬文具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無奈地說道。
民工荒再次顯現,市職業介紹指導服務中心主任季建設認為這并非偶然現象,原因是經歷了金融危機磨練后,現在有了訂單,要開足馬力了,一條生產線要配備七八十名甚至上百名員工來組織生產,而各個單位都在這個時候拿到訂單,用工需求頓時形成“井噴”。而歷年來9月份和10月份,又是求職的淡季,市場勞動力資源有限,用工矛盾進一步凸顯。
有著十幾年勞務工作經驗的職業介紹中心主任季建設目睹和經歷了多次“民工慌”到“民工荒”的轉變,他把這次“用工荒”性質定性為資源性枯竭。
據介紹,隨著東部與中西部在工資以及福利待遇上的差距縮小,加上當前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惠農和就業扶持政策,近年來東部的吸引力的確沒有以前那么大了,同時,現在很多人都不愿意再去當一線普工,而更傾向于專業技術和管理經營類崗位。除此之外,金融危機爆發后,大量企業裁員,導致勞動力過剩,各級政府把返鄉就業當成頭等大事來抓,出臺鼓勵創業和農民工培訓優惠政策,及時解決了因金融危機導致勞動者力過剩的問題,短時間內他們不會出門務工。
用工需求增長背后,是經濟強勁的復蘇,直接表現在企業訂單增加。9月20日我市海關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我市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13.4億美元,環比增加10.1%。市服裝商會還透露,服裝外貿訂單有了20%的恢復性增長,上半年溫州主要內銷品牌也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長。
民工荒將長期存在
走出金融危機陰霾,久違的訂單回來了,閑置的生產線開動起來了,工人的加班時間也多起來了。種種跡象表明,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而用工短缺,無疑是給剛迎來艷陽天的企業當頭一棒。
從當初金融危機裁員到如今勞動力供不應求,勞動力這種過山車般的供需變化背后所折射出產業轉型和經濟景氣指數蘊含深遠意義,在金融危機尚未完全退去的今天顯得格外引人關注。
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說,今年6月份以來,我市企業訂單有所回升,但幅度不大。在年初最困難時,有40%的中小企業停工半停工,如今還是有30%仍處在這種狀態,只有10%的企業開始恢復生產。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一旦這30%的企業全面開工,今后一個時期勞動力缺口將會進一步加大,甚至有可能出現無工可用的局面。
在經濟逐步回暖的形勢下,民工荒現象究竟會持續到什么時候?一直關注企業用工情況的季建設坦言難以斷定,一切還需觀察,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種用工荒短時間內難以改觀。
“金融危機確實給我們上了一堂課,現在是該接受教訓的時候了。”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職業介紹所經理認為,很多服裝和制鞋企業接到的訂單工期短、利潤薄,長期以來企業要保證預期利潤,只有延長員工的勞動時間,增加員工的勞動強度和頻度,加上員工工資上漲幅度有限,很多普工不愿到服裝和鞋廠工作或許是其中一個原因吧。
這種分析,也在目前的求職者中多少得到印證。在我市打工已有6年的安徽籍民工李輝剛從廣州來溫,徘徊在招工大廳有些時日,雖說現在找工容易了,但李輝卻不急于下手,理由是“先觀察些時日,找個工作較穩定,待遇過得去的單位”。
這也是當前許多求職者的普遍心態,對于當前的民工荒,職業中心的求職者有著自己的一番見解:“以前企業接下訂單,招來工人加班加點生產,如果后續訂單接續不上,利益得不到保障,工人就自動走人,完全是松散型的組合。企業在用工緊張的時候,要想很快把工人聚攏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人往高處走,無論如何,這一輪民工荒的出現,也許會促使整個社會和企業更深刻地反思,催生善待農民工的各項政策出臺。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