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爾康推出“愛心鞋”淡季不淡
中國鞋網9月21日訊 面對金融危機,企業如何積極轉變思路,尋求突破?這是一道擺在眾多企業面前的考題。位于青田的意爾康鞋業集團有限公司通過推出“愛心鞋”,讓利于民,積極開拓國內市場,生產經營實現了“淡季不淡”。
日前,記者走進意爾康業的生產車間,放眼望去,一條條生產線上,工人們一片忙碌。但就在今年年初,意爾康鞋業也曾一度面臨巨大的銷售壓力。原來每年的三四月份是皮鞋行業生產淡季,而今年又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企業面臨著雙重的壓力。一方面是企業銷售的下滑,另一方面關系著廠里三四千名員工的生計問題,形勢很不樂觀。
回想起當時的情況,意爾康鞋業集團工會主席、黨支部書記何愛權說,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各行各業包括鞋行業的市場都不景氣。市場的不景氣,便帶來一大堆的問題,首先就是訂單少了,工人的工資隨之變少甚至沒事做。
“年初時,廣州有很多廠倒閉,我們也挺擔心的,怕工廠沒訂單。”說起年初時的情況,來自江西的員工小申還是心有余悸。
如何才能保證員工不“失業”,如何讓企業轉危為機?意爾康集團開始尋求答案。通過細心調研市場,從市場中尋找靈感,集團針對廣大國內消費群體特別推出“愛心鞋”,即把平時定價可能四五百元的一雙鞋,降至一百多元,實現薄利多銷。
“愛心鞋”一推向市場,立即引爆了消費者的搶購熱潮,生產經營實現了“淡季不淡”,同期銷售業績實現增長10%,從而化危機為轉機,使今年銷售業績有望突破11億元大關。
“自從過完春節回到廠里以來,一直都很忙。每月平均工資都有3000多元。”小申開心地說。
“起碼讓人感覺不到金融危機的壓力,給工人該發的工資能正常發放,平時拿多少,金融危機下還是拿多少。企業也得到了一些實惠,我們的市場也做起來了,企業也在金融危機面前站住了腳跟,做到了淡季不淡。”說起“愛心鞋”的好處,何愛權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