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籃球裝備品牌匹克月底上市
中國鞋網9月21日訊 當經濟學家對于中國實體經濟是否回暖的爭論還在繼續時,實力強勁的民營企業已經伺機而動。據消息人士透露,中國知名體育品牌匹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匹克體育)即將于本月底在港交掛牌上市,走出上市融資的關鍵一步。從9月11日開始,公司團隊目前已經開始路演,并由瑞信擔任IPO承銷商。
而對于上市一事,此前匹克體育首席執行官許志華曾表示,“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上市是必然的選擇,由產品運作上升為資本運作將是企業擴大產能、加速發展的助推器。”。
專業定位凸顯抗風險能力
根據此前對媒體公布的數字,從2006年開始,體育營業額年均增長超過60%。2008年營業額增長接近一倍達20億元人民幣。同時,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于2008年進行的一項市場調查顯示,匹克體育名列中國三大最知名運動鞋及籃球鞋品牌行列。
專家指出,匹克的這一成績與其定位不無相關。實際上,據Zou Marketing調查,2007-2008年匹克籃球鞋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已經達到行業第一。全世界的運動品牌事實上可以分作兩大陣營:一類是以專業運動為主的體育品牌,通常以專業賽事作為自己的品牌背書,國際品牌耐克、阿迪達斯和國內品牌李寧[25.00 1.83%]、匹克和安踏分屬此列。另一類是以時尚運動為主的體育品牌,通常以時尚設計作為自己的品牌背書,國際品牌PUMA、KAPPA和國內的特步、361°分屬此列。雖然兩大陣營都互有交叉空間,但并未改變品牌的本質屬性,各品牌都以各自的既定路線穿行市場。
從消費者特性來看,專業為主的品牌消費人群通常是熱衷體育,經常從事某些運動項目的群體——在獲得他們的認同之后,這類專業產品能夠產生相當的黏性,從而讓整個品牌的成長呈現出高持續、高增長的路徑;而以時尚運動為主的品牌消費人群更多地聚焦于那些追求時尚、體驗新奇、個性十足的人群,這類消費群體處在一種長期波動的曲線下,像網絡游戲一樣,企業因為很難精確捕捉到該人群的喜好,而未必次次都能“押寶”成功。
“事實上,專業類品牌之所以能夠保持更為長久的市場生命力,還在于其準入的高門檻上。”根據此前許志華的分析,“專業類品牌消費市場對產品在設計研發、制作工藝以及材質面料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能夠保證其運動中的舒適性、保護性、耐磨性等,還要求產品對提升消費者的運動競技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作為功能性產品,長久的市場生命力,以及高持續、高增長、高門檻的“三高”特性,都使得專業類品牌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同時也更受資本市場的歡迎。
資源優勢帶來成長空間
在與同行競爭的過程中,匹克選擇的是國際化、專業化的戰略路線,先后參與NBA、美國女子職業籃球協會(WNBA)、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及FIBA相關的贊助及推廣。
2007年10月,匹克成為NBA在中國的官方市場推廣合作伙伴,目前雙方合約年期達至2014年。同時集團也簽約了包括羅恩·阿泰斯特(湖人隊)、肖恩·巴蒂爾(火箭隊)、迪肯貝·穆托姆博(火箭隊,即將退役)、賈森·基德(小牛隊)、薩沙·武賈西奇(湖人隊)、桑尼·維姆斯(猛龍隊)、達內爾·杰克遜(騎士隊)等眾多NBA明星。
除了市場營銷的資源之外,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匹克共有超過5600家專賣店,強大的渠道優勢資源也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而此前服裝連鎖銷售企業在香港上市時的火暴追捧,也足以證明線下渠道優勢的“含金量”。
而根據匹克公司公布的對外計劃,未來3年內,公司每年將按計劃新增分店,銷售網絡也會從目前的二三線城市延伸至一線城市。而資源優勢也將為公司未來的持續增長奠定穩固的基礎與巨大的成長空間。
- 上一篇:特步擬收購境外一運動品牌
- 下一篇: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