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中小企200強 兩岸三地占半
中國鞋網9月12日訊 美國財經雜志《福布斯》公布年度亞太區營業額在10億美元(約77.5億港元)以下的200家最佳中小企排行榜,兩岸三地共94家上榜,比去年增加6家,打破歷年紀錄,內地經濟強勁扮演舉足輕重角色。
《福布斯》指,過去12個月全球經濟脫軌,供應鏈中斷,信貸凍結,消費者資金遞減,商業開支陷入冬眠狀態,情況前所未見。今年約有600家企業符合盈利能力、增長力、負債和前景展望的最低評選標準,比去年逾1,000家大幅減少。在此期間,有136家企業抓住經濟前景不明的機遇,成功打進200大。
2/3公司被海嘯沖走
《福布斯》指出,去年上榜企業中,只有64家保席位,可見榜單充滿海嘯余生的故事。
上榜企業中,消費者主導行業占102家,比去年的78家和2005年創榜時的67家大幅增加,其中零售、時裝、網絡廣告和衛生醫療等行業日益重要。
阿里巴巴市值最高
內地和香港今年有78家企業上榜,較去年增加15家,營業額最高的是內地體育用品名牌李寧,達9.7億美元(約75.2億港元),僅次于日本大型連鎖鞋店ABC-Mart的9.95億美元(約77.1億港元)。其他業績驕人的企業包括吉利汽車和香港快餐連鎖店大家樂,兩者營業額分別達6.22億美元(48.2億港元)和6.03億美元(約46.7億港元)。
若論公司市值,內地占了10大的8席。中國網絡巨擘阿里巴巴以121億美元(約 938億港元)傲視群雄,位居200大之首,百度和網易分別以117.5億美元(約911億港元)和54.6億美元(約423億港元)排第2和3。
《福布斯》指,雖然發達國家開始走出衰退,但受失業率飆升拖累,消費者仍然脆弱,美國地區尤甚,出口電子消費品聞名的臺灣受重大打擊,今年只有16家企業上榜,比去年少了9家,比前年的41家更少了逾半。報告預測,亞洲消費市道表現將會較佳。
股東財富減少
直至上月31日,去年上榜企業跑贏金融時報亞太區小型指數17.3%至26.4%,表現出色。不過,企業股東財富卻在減少,今年只有65名獨立股東持有股份總值1億美元(約7.8億港元)或以上,比前年的102名大減;20位最大股東的平均財富亦下跌了26%,但仍達6.61億美元(約51.2億港元)。
- 上一篇:橫峰重拳整治“無證”制鞋企業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