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麗進入快速擴張之后的調整期
中國鞋網09月05日訊 近日,的半年業績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百麗代理的耐克和阿迪達斯收入為33.2億元,與2008年同期相比,僅同比增長2.5%,其代理的二線運動品牌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僅有6.3億元,較去年同期同比減少11.3%。百麗還于今年上半年關閉了346家運動服飾店鋪。專家稱,百麗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終端的質量和盈利能力良莠不齊,關店之舉意味著百麗進入了一個快速擴張之后的調整期,如何快速提升內部運營能力將是百麗未來面臨的最大挑戰。
受困庫存和終端控制
記者了解到,在百麗的業務結構中,耐克和阿迪達斯被劃分為一線運動品牌,Kappa、彪馬、匡威、銳步、李寧(22.35,0.75,3.47%)等為二線品牌。耐克和阿迪達斯的銷售占到百麗集團運動服飾業務的80%以上,其單店規模也遠遠大于二線品牌,百麗是這兩大品牌在國內最大的代理商。
但被百麗寄予盈利期望值最高的一線品牌,在近一年內的表現令人擔憂。有報道稱,代理阿迪達斯的經營利潤率通常能維持在8%到11%,然而2008年下半年,經營利潤率卻已低于5%。
“作為阿迪達斯的全國性代理商之一,百麗對2008年奧運帶來的營銷效應估計過高,前期經銷商備貨過多,百麗的庫存也受此影響很大!盇MT咨詢服裝行業總監葛星這樣告訴本報記者。百麗方面也表示,眼下的運動服飾業務市場延續了2008年下半年以來的低迷態勢,其主要原因是這一市場仍在繼續“去庫存化”過程,消化奧運會之前較多的存貨泡沫;同時,運動服飾品作為可選消費品的周期性較強,在經濟衰退中受到的負面沖擊也較鞋類業務更為明顯。
一直以來,運動服飾代理是百麗在鞋類之外的最大一塊業務。就在2006年,百麗僅耐克一個品牌的銷售額,已達到該品牌在中國總銷售額的1/4,而國內絕大多數運動品牌的全國銷售額只是其零頭而已。2007年百麗上市時,很多投資者也看好百麗近幾年來在運動服飾領域的擴張。2007年下半年,百麗集團信心十足地購入了意大利著名運動品牌Fila。但相關財務數據顯示,該業務在截至2008年年底為止的年度里不但沒有實現盈利,反而虧損了3218萬港元。今年8月,百麗將Fila出售給了安踏。有分析稱,在中國開發國際運動服飾品牌所需的特定技術和經驗,與百麗在中國開發鞋類品牌和管理運動服飾分銷網絡的經驗存在差異,百麗的鞋業成功難以完全復制到運動服飾品牌經營中。
此外,百麗對其代理的二線運動品牌也開始收縮。百麗稱,由于二線品牌盈利能力及存貨周轉效率低于一線品牌水平,其業務比重預計將進一步降低。在今年上半年百麗關閉的346家店中,有304家為二線品牌店鋪。
在百麗代理運動服飾業績欠佳的背后還有更深刻的原因。葛星表示,百麗在上市之后,投入了大量的財力和物力拓展終端數量,但沒有很好地關注終端的質量。因此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造成了終端質量和盈利能力的良莠不齊。截至今年6月30日,百麗集團所得的收入及經營溢利的增長率分別為13.1%和11.1%,遠遠低于2008年上半年其收入和經營溢利分別增長的60.4%和64.1%。
“由于之前數量擴張太快,網絡龐大,百麗下一階段的重點將是對零售能力的優化、渠道的調整、品類的優化。關店和調整是為了下一步走得更穩、更遠。”葛星告訴記者,百麗的調整期估計會經歷一段時間,目前百麗在內部管理上投入很多資源,很多內部管理優化項目和信息化項目正在推進。
“混戰”時代的謹慎前行
百麗在運動服飾市場上一直不乏競爭對手。華南地區最大的運動品牌代理企業領跑體育、阿迪達斯的另一大代理商勝道以及達芙妮等,近幾年在運動服飾市場上都表現不俗。收縮了運動服飾業務的百麗要想在今后繼續牢固占據該市場的龍頭地位,將面臨諸多挑戰。
“經過5年左右的發展,服裝行業已經出現了很多大塊頭的公司,無論是在品牌運營,還是零售運營方面,越來越多的服裝企業零售額都將突破50億!备鹦潜硎荆缃竦姆b市場已不是前幾年的群雄并起、幾足鼎立,而是已進入“諸侯混戰”的時代。在這種情勢下,百麗最大的優勢在于規模和自身的定位,其千家終端的零售商,是至今業界難以超越的。但百麗最大的劣勢在于,快速擴張過程中如何保證內部運營能力也同步快速提升。
“有錢能買到店鋪,但不一定能買到利潤;有錢能請到人才,但不一定能買到高效的內部管理。公司資本上市的背后,管理公司如何上市是擺在百麗面前的最大挑戰。” 葛星這樣認為。
記者了解到,百麗在收縮運動服飾陣線的同時,欲在今后繼續加大業務的比重。目前,除了Bata等多個代理品牌之外,百麗集團的自有品牌包括百麗、天美意、思加圖、他她等十多個知名品牌。不過,在占據絕對優勢的市場,百麗依然需謹慎前行。
近兩年,陸續收購了美麗寶、妙麗和森達。但據百麗方面的資料顯示,新并購的鞋類品牌目前在市場上還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不論是同店增長還是盈利水平、經營效率,新購品牌都弱于原有核心品牌,未能得到有效提升。而且,今年上半年消費者信心疲軟對鞋類業務產生了一定影響,百麗鞋業各月銷售表現的波動較大。
葛星分析稱,收購是為了更好地整合,整合是為了更好地收購,但前提是有足夠的資金收購和足夠的能力整合。隨著規模終端的快速擴張,百麗在零售運營方面的能力如何保持和優化是最關鍵的。
- 上一篇:臺州石林鞋業轉型升級出路寬
- 下一篇: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