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貿易保護考驗鞋革企業應變能力
中國鞋網09月02日訊 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和不景氣,導致了國際貿易保護加劇和貿易爭端增多。業內專家預測,今年我國紡織出口企業將遭遇更多貿易摩擦,并呈現日趨多樣化、綜合化和隱蔽化等特點。
近年來,我國國際貿易地位日益提高、出口競爭力逐步增強,卻不斷地遭遇貿易摩擦,特別是隨經濟危機而來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更給中國外貿出口企業帶來嚴峻的挑戰。
2009年5月28日,烏克蘭國際貿易跨部門委員會通過了第АД-204/2009/4402-35號裁定,對原產于中國的帶絨織物(含長絨織物)和毛巾織物作出反傾銷終裁。2009年6月8日,秘魯國家競爭和知識產權保護委員會傾銷和補貼調查委員會發布公告,根據秘魯Colotex Peru S.A.公司的申請,將對進口自中國的棉布和混紡布現行反傾銷稅啟動。 2009年3月30日,阿根廷經濟部發布第86/2009號決議,對原產自中國的粗斜紋布發起反傾銷調查。
中國出口企業遭遇越來越多以安全和環保為名的技術壁壘的同時,反補貼、反傾銷等新型貿易摩擦在一段時間里呈現出更加頻繁和密集的態勢。反補貼已成為我國貿易摩擦的新領域和熱點,中國遭遇反補貼調查數量躍居全球第一。另據世貿組織統計,自1995年世貿組織成立以來,成員方反傾銷立案中涉及中國產品的調查案件占總數的1/7左右。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目前,全世界1/3的反傾銷案件針對中國。
當前國際貿易摩擦具有數量居高不下、從傳統市場擴散到新興市場、反傾銷、保障措施、技術性壁壘等特點,這些也成為國際貿易摩擦的新動向。相關國家經濟和戰略意圖,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緩慢、國際產業結構不協調等是國際貿易摩擦頻發的深層次原因。
業內專家指出,隨著全球經濟危機的不斷深化,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會進一步抬頭,今年我國將面臨更多的貿易摩擦,并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如德國政府近日修訂的消費品條例,規定不得在皮革手套及皮革玩具中檢測出六價鉻殘留,就是歐盟市場對進口皮革類產品打出的“生態牌”。皮革制品涉及手套、玩具、鞋帽、服裝等多個產品種類,也是我國服裝出口的重點產品。6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歐盟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授權與限制的法規》(簡稱REACH法規),進一步提高了歐盟化學品進口門檻。該法規的施行將對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化學產業及下游行業的近3萬種化工產品產生較大影響。產品涉及機電、紡織服裝、玩具、化纖等產品。
歐盟實施的一系列法規,使貿易摩擦呈現多樣化、技術化和隱蔽化。更多的國家將以產品質量、安全為借口,對我國出口紡織產品采取限制措施和技術性貿易措施,成為影響我國紡織品出口的主要障礙,而知識產權、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貿易壁壘也在不斷增加。還有,我國所遭受的“反補貼”等新的貿易摩擦形式會繼續增加,反補貼案仍將是未來兩年的焦點。與反傾銷調查以企業為主要目標不同,反補貼調查的對象包括政府和企業,且主要矛頭指向政府的經濟政策和制度安排。被指控的項目一旦被認定為補貼,就會對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和調控措施的運用產生負面影響。從行業來看,鋼鐵、紡織、機械、造船等是反補貼調查的熱點。
另外,我國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有可能加劇。一些東歐、拉美國家與我國同屬發展中國家,經濟結構同樣以制造業為主,因此與我國在經濟結構上缺少互補性,其國內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容易受到我國產品的沖擊。新型貿易摩擦對企業提出了新的挑戰,為此,專家們指出,要更好地應對,政府和企業都應做好充足的準備。
為此,企業要了解WTO規則和貿易救濟調查的相關知識,以不變應萬變,在遭遇貿易摩擦案件時要積極應訴,團結作戰一致對外。企業在研發、生產、營銷、會計等方面要規范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財務會計制度和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此外還要加強行業自律、維護良好的外貿經營秩序,遵守商業道德和市場規則,主動抵制低價競銷等擾亂出口經營秩序的行為。同時,政府也應做好應對工作。有關部門應積極主動通過多渠道收集信息,為企業應對做好信息咨詢、培訓等工作,并應善于采用國際貿易規則保護自己的利益,特別是要充分重視和利用復議的權利,根據WTO規則可以對技術壁壘的不合理內容提出異議,為本國企業出口爭取主動便利條件。
- 上一篇:貫徹落實《規劃》助推皮革產業發展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