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霸力猝死探尋品牌興衰的變遷
中國鞋網8月22日訊 曾經名噪一時的 “中國鞋王”霸力突然宣布停止生產,其掌門人王躍進更是留下一大堆債務出走澳大利亞。消息傳出后,業內外人士驚詫不已。 盡管鞋企倒閉的戲碼天天在上演,大家都已經見怪不怪,可為何霸力這個發展勁頭頗足的品牌企業,沒有什么預兆就轟然倒地了。
媒體探索霸力停產內因
關于霸力停產一事,眾人議論紛紛,媒體們也提供了各種版本的回答,歸納起來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掌門人挖礦失敗,欠債過巨。據消息來源證實,霸力集團董事長王躍進2005年后就南下廣西賀州采礦,把錢大多 砸 在了礦上,收益卻不多,欠下一屁股的債。王躍進身背債務只能舍棄自己辛苦建立起來的品牌潛逃。“炒礦”或許就是拖垮王躍進一手帶大的“中國鞋王”的罪魁禍首。
二王躍進專政治企,未引入現代管理機制。王躍進盡管事業心很強,但性格太主觀了,完全自已說的算,專斷獨裁的作風非常明顯。霸力內部家族文化味極濃,沒有引進現代管理機制,這就直接造成員工只有‘同甘’思想,卻不會有較強的‘共苦’意識。 在企業危機之下,缺乏擔當意識。
這兩點共同構成了扼殺霸力這位品牌大鱷的兩大主因。
對王躍進品牌經營三拷問
霸力停產,我們很容易把事件的焦點都集中在王躍進身上,此時這位事件的主角已經搭上飛機潛逃出國了。霸力在王躍進的手中經營的十幾年,在業界摘得不少榮譽,更是直接將“中國鞋王”的美譽頂上頭上,何以在危機面前如此缺乏制敵之策呢。筆者仔細思量之后 ,發現王躍進在品牌建設上存在三個誤區,這三個誤區更是直接從內部扼住霸力發展的咽喉。霸力如同一個矛盾積聚的集合體在“采礦”這根導火線的點燃下引爆了。
一明星代言+廣告轟炸是品牌的救命草嗎?
“明星代言+廣告轟炸”在品牌建設初期往往能起到極為明顯的作用,直接帶動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晉江和溫州兩地的鞋企都格外青睞這一招術。但是明星代言+廣告轟炸作為一種宣傳模式,畢竟無法取代企業的經營,品牌的最佳延命術在于品質及管理。王躍進是一個腦袋特別好使的人,擅長營銷造勢,霸力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女鞋”、“最大的男鞋”,“最小的皮鞋”和“變化最多的皮鞋”。簽約身高2.45米的王峰軍為企業形象代言人,霸力在消費群中享有極高的知名度,但是把明星代言+廣告轟炸作品牌的救命草,忽視生產與管理的大廈終是會倒坍的。
二 品牌壯大后,不用再精心撫育?
據王躍進的親友傳言,王躍進此前的幾年專心采礦,對霸力的業務就很少管。企業的老板對自己孕育出來的品牌尚且以這種不以為然的態度,那如何能希望自己的員工盡職盡責,把手里的工作做好呢。筆者實在不是很清楚,王躍進是覺得做鞋做品牌無利潤可圖,還是其驕傲地認為,霸力發展已經成熟,不用精心撫育,自己 也能茁壯成長呢。
三 品牌是一個人的事業嗎?
企業老總是品牌的的擁有者沒錯,但是品牌是老總一個人的事業,想做就做,想放就放的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企業發展初期,企業擁有更多的自屬性,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品牌跟外界的承諾會越來越多,企業不僅要對員工負責,還要為代理商經銷商負責,還要為股東負責。但是王躍進似乎不是這么想的,債務纏身,開溜大吉,如果他有更多的擔當,也許就不是這個結局 。
霸力停產對品牌建設的啟示
霸力停產無疑是品牌建設失敗的一個典型案例 ,對鞋企的品牌建設有很深的啟示。就此筆者簡單談幾點看法:
一專注品牌 以一敵多
經營品牌就像養育幼嬰一般,高興的時候多照料,不高興的時候讓自己一旁哭去,這自然是不行的。品牌從建立到成熟再到完善,這是一個艱難跋涉的過程,這就要求企業經營者要有較強的專注性,做鞋的就一門心思把它做好,碰到問題,就積極思考如何攻關跨越障礙,而不是馬上想要我做別的是不是會更賺錢,沒有專注性,沒有持久的堅持,品牌的最大的價值和意義就無法充分地挖掘出來。凡事考慮周到,不要等放棄之后,才了解自己放棄的一座金礦。專注做一個品牌,往往比冒失地多行業運作來得有效果。
二目標高遠 看準前方
不少企業當把“名牌商標""、”名牌企業“ 乃至行業最高貴冠全部擁到懷中,往往會飄飄然,在前進的道路上喪失方向。其實市場非常的廣闊,品牌的發展是不設封頂。沃爾瑪現在已開了幾十萬家,還想方設法地向更深的地帶拓展。鞋類經營亦如是,在省內鋪完渠道,再接著往省外發展,國內省份飽和之后,再在國外沖擊。鞋企在每個階段都要給自己定一個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對準目標,蓄足勁往前沖。
三管理改革 增強企業活力
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家族式的管理弊端日益呈現。家庭式管理,以血緣為中心,過份地重用親朋好友,任人唯親,而非任唯才,勢必會降低其他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而且容易在企業內部滋生腐敗。 現代化管理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同。這種管理機制的導入將能公司匯聚一大批有真才實力有擔當感的人才,為企業增添更多的生機與活力。
霸力停產一事,著實讓人惋惜,但它給中國品牌鞋企敲響了警鐘,無論以往的歲月有多輝煌,一旦放松了經營,一旦喪失了對品牌最初的專注,萬丈高樓終有變平地的一天。(文章來源:中國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