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出臺加速晉江鞋業整合
中國鞋網8月18日訊 標準化將有利于加速淘汰落后產能,目前我國體育運動服裝行業進入標準化競爭時代。福建是我國鞋服生產聚居地,晉江運動鞋服產業集群尤其作為代表。
繼去年安踏、匹克、七匹狼、361度等多家泉州品牌企業參與制訂鞋類、服裝類國家行業標準后,今年9月1日,將有23個鞋類國家標準開始實施。而中國商報記者從多家企業采訪獲悉,在該標準實施前的過渡期里,各企業在技術、設備等方面的調整也在悄然進行。
業內人士提醒,還未達到行業標準要求的企業要加速技術設備升級,爭取在過渡期內達到標準化,否則將會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
淘汰落后產能的“推手”
“就等北京專家們的鑒定通知了。”晉江天守人造革有限公司參與起草《運動鞋用聚氨酯合成革》國家行業標準制訂工作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等北京20多個專家檢測鑒定完,我們還得參加答辯,這一標準有望在今年10月通過審批。”
業內人士指出,標準化將有利于加速淘汰落后產能,目前我國體育運動服裝行業進入標準化競爭時代。福建是我國鞋服生產聚居地,晉江運動鞋服產業集群尤其作為代表。
其實,不僅原材料企業積極主動參與行業標準起草與制訂,安踏、匹克、七匹狼等眾多泉州體育用品企業也積極參與。日前,匹克公司總經理許志華在匹克NBA球星中國行新聞發布會上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不僅參與行業標準修訂,還參與了四項標準起草工作。”據此前媒體報道,四項標準中《針織運動服》和《鞋類、鞋帶試驗方法耐磨性能》已經通過審批。
“這四個標準,可能也是一種緣分,剛好我們在這幾個領域里面,跟專業委員會交流比較多,對我們比較認可。”許志華同時對中國商報記者樂觀地表示,“現在從行業情況來講,大多數都是有很好的企業內控標準,都不會低于國家標準,所以不會引起行業大的變革,我認為不會,因為這些企業本身它的內控是很好的,很到位。”
安踏公司總裁丁志忠曾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隨著中國體育用品市場逐漸成熟并進一步整合,市場競爭必將上升到標準的競爭。”
聯合證券服裝行業分析師認為,標準的制定對行業發展是個利好消息,可以規范企業行為,提高準入門檻,減少行業內的無序競爭。“隨著國內品牌國際化的進一步發展,一個行業沒有一部自己的標準,會制約行業整體水平與國際市場的接軌。”
匹克集團高級工程師戴建輝介紹,目前我國運動服裝行業產品的術語、安全、試驗方法等項目的標準基本空白,迫切需要一部行業標準來規范運動服裝行業的產品質量。目前有多項標準正在審批,也有很多項標準不久就要開始實施了。
據悉,目前已經有23個鞋類國家標準制修訂項目通過專家審查,并將于今年9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包括《鞋類術語》、《鞋類幫面試驗方法可繃幫性》等。此外,由泉州各品牌鞋企參與的《籃排球專業運動鞋》、《膠鞋、運動鞋外底不留痕試驗方法》、《工礦靴》、《布面童膠鞋》和《膠鞋健康安全技術規范》等五項國家標準也進入預審階段。
大量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將在年內實施。七匹狼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郭滄分析認為,新標準將成為淘汰相關行業上下游落后產能的推手,小規模的行業洗牌在所難免,“隨著一部分落后產能被淘汰,一些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應用,市場將變得更加規范。”
對于部分原材料和配件生產企業,由于此前為參與制訂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企業提供相關產品,新標準大規模變化帶給他們的影響顯然要小得多。
在匹克公司技術中心,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正在對鞋帶進行檢測,負責人陳小姐對中國商報記者介紹說,匹克公司參與制定的《鞋類鞋帶試驗方法耐磨性能》9月1日就要實施了,公司一直都在執行這個標準并進行檢測,新標準實施以后,對那些沒有達到標準的鞋帶生產商影響會比較大。不合格的產品將被淘汰,生產商必須在技術、設備等方面尋求突破。“不僅僅是鞋帶,這次即將實施的新標準項目中,還包括幫面、外底、內墊、襯里試驗方法等,這對整個鞋類行業的技術和質量都會得到提高。”
而那些游離于標準之外的企業,如果要繼續生存下去,接下來的三個月可能是他們最忙碌的一段時間了。為了適應新的行業標準,他們必須及時對企業的技術設備進行升級、改造。
除了需要通過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或對企業現有設備進行技術改造,提升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還需具備相應的生產配套工藝技術。這就要求企業要努力改進生產檢測技術、產品質量控制技術和提升生產工藝水平,增強原料采用、工藝處理過程中的環保意識,才能逐步實現與先進生產技術水平的接軌。
后奧運時代體育用品市場前景廣闊
業內人士分析,奧運過后,中國體育用品消費市場前景廣闊。而廣闊的市場前景促使中國體育用品生產企業在資本市場躍躍欲試。目前在港上市的中國體育用品公司包括李寧、安踏、中國動向(KAPPA品牌)、特步,而隨著近日361度赴港上市之后,有消息傳來匹克也即將成為其中一員。據香港媒體報道,福建體育運動用品商匹克擬9月在香港招股,籌資目標為2億美元。
經理許志華此前曾對記者透露,匹克在2007年就開始謀求上市,已于去年12月獲得香港聯交所的上市批準,“目前需等市場回暖。”
“現在體育用品是朝陽產業。”許志華認為,特別是2008年奧運會后,越來越多人參與到運動中來,奧運會讓老百姓更多感受運動,接觸到運動。中國體育產業第一次爆增是在SARS之后,基于這些變化,需求在改變,隨著收入改變之后,這個市場才剛剛開始,中國體育市場才剛剛開始,還沒有成熟。
市場容量究竟還有多大
“這要看你怎么計算了,如果用最簡單的方法,我國13億人口,排除極端貧困的一兩億人,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我國有購買能力的人數有望達到10億,按照一人一雙運動鞋,你說將是多大的份額?”許志華認為,出于對健康、生活品質的追求,一個人一年買一雙鞋、一件衣服,這就是幾千億元的規模。
相關數據顯示,2008年1月至11月,中國體育用品制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62499521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8.32%。到2010年,中國體育用品產業的年產值占GDP的比重有望增至0.3%,體育運動服裝的消費比重也逐年提升。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該行業已上市公司去年的業績均表現卓越,但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在偏高端的體育用品服飾受到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匹克這樣的平價運動服飾是否能更抗周期,仍需要時間來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