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按“要求”穿鞋 引來爭議
【中國鞋網】廣東省臺山多所中學,要求學生上學期間只能穿布。在校園里,學生盡管不情愿,但還是按照“要求”普遍穿上了布。這一要求引來了市民質疑,校方則稱,此舉旨在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品質。(6月5日《廣州日報》)
校有校法,家有家規。學校要求學生上學期間一律穿布鞋,目的是要“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品質”,其出發點雖然沒有錯,但實現路徑卻走錯了。
不錯,如今許多孩子是缺少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精神,有的生活上攀比,穿戴上講究品牌,花起錢來大手大腳,但穿上布鞋就表示勤儉了嗎?
顯然不能。勤儉是一種品質,一種精神,既表現在外在,更表現在內在。學校要求學生重視勤儉節約,只能倡導和引導,讓其逐漸養成習慣,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自覺自愿去做,強迫其就范,違背了他們的意志,只會治標不治本。學生雖然無可奈何地穿上,但內心卻缺少這樣的自愿,因此,布鞋穿不出勤儉節約的品質,也走不出勤儉節約的路來。實際情況也已作出了證明。你看,許多學生背包里放著皮鞋,一出校門就把布鞋脫掉,換上皮鞋,這本身就是對學校規定的無聲反抗。
中學生雖然大多尚未成年,但他們也有自己的人格和尊嚴,也有對自己喜好生活物品選擇的自由和權利。學校強迫學生穿布,只考慮了自己的感受,而不管學生的感受,這是一廂情愿。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穿戴只要不過分,這不是錯,別人就無需而且也沒有權利進行干涉。穿鞋,合腳合心最重要,勤儉節約并不是美的死對頭。將所有學生的腳都納進“同一型號”的布鞋,既不合腳合心,也穿不出勤儉節約的自覺。
- 上一篇:高考監考人員不能穿高跟鞋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