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板的求助:裁員還是減薪
上海,浦東陸家嘴。寫字樓次第亮起的燈光送走了天空入夜前最后的深藍。立天世紀董事長兼總裁羅劍和太太朱琳正在給女兒優優慶祝10歲生日。
“優優,祝你生日快樂,今年的禮物是暑假時爸爸媽媽陪你去歐洲玩一周,目的地是英國或德國,你選一個吧!绷_劍說!翱茨悖舷矚g叫孩子做選擇。”妻子朱琳白了丈夫一眼。
“是呀,好多選擇真是很困難,但我們還是不得不做呀!绷_劍腦海里又浮現出下午辦公室的情景——
今天下午,人力資源副總裁舒文急匆匆來找羅劍,遞給他一疊辭職信,是手機項目部和汽車項目部的幾位老員工寫的!傲_總,公司現在沒錢開發我們理解,但如果把人也裁了,以后怕是想搞這塊業務也沒人了。這樣我們也不必留在這里了!
立天世紀是羅劍一手創辦起來的電子導航產品企業,因其獨特的功能設計和個性化的應用體驗,被幾大著名汽車廠商看中,成為了標準配套產品,立天的銷售額隨著車市的繁榮得以每年以兩位數遞增,截止2008年第一季度,在國內高端汽車市場占有率已達82%,短短數年,銷售額從幾十萬美元上升到十幾個億,員工也從最初的幾十人增加到了八千多人,立天儼然成為了行業翹楚,立天的人也都跟著成了行業里的紅人了。
此時,立天世紀高層感到,單一應用方向風險很大,而且贏利能力有限,應該趁資金充裕開辟新的應用領域,獲得新的增長點。于是他們又開始研發與移動通信接口的應用技術,并取得了初步成果,第一批1000部載有立天技術的3G手機在各地市場甫一推出就被搶訂一空,這讓大家覺得“impossible is nothing”。著名的風投也主動找上了羅劍。
然而,危機總是不請自來。自2008年以來汽車市場的持續低迷讓立天世紀還沒迎來新市場的繁榮,就先遭遇了舊市場的滑鐵盧。
大半年來汽車廠的訂單量驟減85%,還有的暫停執行,上億的應付賬款被無限期拖延,手機項目又正等著大量資金的投入,第一批手機的推出也讓很多技術缺陷浮出水面,搞得第二批遲遲不敢上市。一面是苦心經營多年的汽車市場的衰退,一面是尚待修補和培育的新興市場,立天的資金缺口越來越大,風投此刻也突然地從世界上消失了。
羅劍知道,想繼續在汽車行業淘金是不太可能了,至于手機,一些關鍵技術問題沒解決好前是無法實現良好銷售業績的,只會浪費銷售成本。看來只能壓縮成本,減少投入。
兩天之后,一套人力成本壓縮方案經高層討論通過出臺,即日起手機項目部當月勞動合同屆滿者原則上不再續簽,其他人員視公司經營狀況而定,一時間公司內嘆息四起,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全無。
“想裁員結果鬧成這樣的連鎖反應,那就試試大家降薪共渡難關吧,我帶頭先減30%,這總沒話可說了吧!绷_劍有些為自己感到委屈了。
“難說,羅總,同樣的利益,我們東方人會把失去看得很重,得到卻感覺一般,您減薪恐怕也是一樣的結果,咱們的競爭對手可都伸著脖子等著哪!笔娓笨側粲兴嫉鼗卮。
“那你叫我怎么辦?公司倒了大家沒好處,新業務上不去,為了救公司我才出此下策,叫我究竟如何選擇呀?”
點評一
裁員是當務之急
文 / 錢國新
立天世紀董事長兼總裁羅劍必須拿出壯士斷臂的決心,迅速決定:裁員!
減薪不能排除目前立天的困難。在企業面臨暫時性、局部性的困難時,減薪也許是個好措施;但當面臨社會性的、全局性的困難時,減薪并不能起到作用。
裁員雖然是個痛苦的決定,更是會讓一些老員工、特別是“創世紀”員工感到痛心。但如果羅劍先生能與管理層一起來冷靜分析形勢,那也許這個決定正是拯救公司的良策。
首先,從立天公司情況看,人力成本是公司最主要的成本,裁員可以立即顯現效益。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企業的運營成本,我們就可了解到,一般企業中與人力有關的成本除了工資、社會保險、獎金、企業福利(如探親、交通補貼、住房補貼、通訊費補貼等)外,還包括工會費、培訓費、差旅補貼、交際應酬費等。就以立天的情況看,假設立天世紀的平均工資與上海市社會平均工資相同,即2892元/月,社會保險應為工資的40%左右,還有獎金,按2個月算,為 14%,工會費2%,再加上上述的有關福利費用,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一個月工資為2892元的話,實際一個月的人力費用大概為其一倍,即5784元。如裁員10%,800人,一年可縮減的費用為5874×12×800=55526400元,5500萬!
第二,從立天的發展歷程看,立天是因其“產品的獨特功能設計和個性化應用體驗被幾大著名汽車廠商看中,成為了標準配套產品,立天的銷售額隨著車市的繁榮得以每年以兩位數遞增”。也就是說立天的發展是遇上了天賜良機,當然,立天的骨干團隊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從立天的這個發展歷程,可以看到立天的發展較為順利,并未遇到大的挫折,特別是像金融風暴這樣大的挫折。其實,企業發展到了一定的時候,必須要進行一次大的變革,有的變革是大環境迫使的,也有的變革是企業自身發展的規律引發的。立天可以利用金融風暴所帶來的“!,把它變成自身發展的“機”。
- 上一篇:“電梯間里識人才”的荒唐邏輯
- 下一篇:職場風范:讓競爭對手成為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