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鞋企醞釀拓展東盟市場
【中國鞋網】去年下半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客觀上加快了我省鞋服產業的創新步伐。一是隨著鞋類企業加大產業升級和拓展國際市場力度,順勢代理更多外國品牌的現象增多;二是部分鞋服企業擬加快在東盟地區品牌的擴張。
據外貿人士分析,目前泉州企業代理國外品牌業務主要有三種運營模式:
——依托自有制鞋工廠經營多個國外品牌。如三舒集團、樂登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萬泰盛集團等企業以代理國外品牌為主要經營項目。這類企業的共同目標是成立多品牌經營的專業管理公司,長遠目標則是打造自己的企業品牌。
——自創品牌與代理品牌同時運營。如特步、幫登、足友等企業除了代理經營國外品牌外,還運營自創的品牌。
——產業鏈上游企業往下游延伸拓展空間。第一類是從鞋材制造向下游環節的品牌代理延伸,如泉州泰亞鞋材有限公司獲得英國著名戶外運動品牌“HI-TEC”在中國市場30年的經營授權;第二類是從設計研發向品牌代理延伸,如晉江億樺有限公司原從事鞋樣設計研發,簽約代理了英國百年牛仔品牌“LeeCooper”;第三類是從貼牌加工生產向品牌代理延伸,如聯泰企業有限公司主要為一些國際品牌做硫化鞋貼牌生產,如今又取得美國時尚運動品牌“SKECH-ERS”在國內的經營權。
專家建議,泉州企業做品牌許可代理時,要特別注意品牌許可協議的權利界定,企業不僅要站在眼前看雙方權利,還要站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來考慮協議對雙方的約束問題。還要注意協議履約期間,應時刻加強與協議方的溝通交流,有效避免發生矛盾,為協議實施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不斷積累信任。另外在進行品牌許可代理的同時,應著眼于長遠發展戰略規劃,把品牌許可代理融入到企業長遠發展戰略規劃之中,并以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的實施來引導和協調企業品牌許可代理。
記者了解到,東盟市場將成為泉州鞋服企業打造國際品牌的第一站,以后他們會將在該市場的成功擴張模式復制到中東、南美,甚至歐盟、北美等其他區域市場。目前,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從2010年1月1日起,中國、東盟雙方各自將90%以上的產品關稅降到零。這意味著中國與東盟除敏感產品外,其他產品都享受零關稅待遇。這樣雙方服務貿易和投資合作也將更加便利。
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相關人士分析說,當前拓展東盟市場有四大優勢:一是東盟市場空間大。國內鞋業市場已趨于飽和,很難大比例擴大市場份額,而東盟擁有數億人口,其市場空間很大。二是具有較大的成本優勢。實現零關稅后,鞋類品牌進入東盟市場的成本將大幅降低,特別是泉州的眾多鞋服生產企業擁有國內市場多年的品牌運營經驗,在東盟市場的品牌推廣與銷售體系建設方面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三是語言溝通便利。泉州有數百萬同胞居住在東南亞,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地用閩南語交流十分方便,泉州企業開拓東盟市場,可借助當地廣大僑胞迅速打開局面。四是泉州鞋企已紛紛到東盟建立制造基地。
據了解,目前在東盟國家開專賣店的泉州品牌有安踏、特步、鴻星爾克、亞禮得、三六一度等。其中,特步在馬來西亞等國啟動了品牌推廣計劃。除了開專賣店之外,一些鞋業品牌還東盟國家辦工廠。晉江國輝鞋業在越南設廠,目前已擁有4條制鞋生產線。寶峰鞋業準備在印尼設廠,近期又赴菲律賓、越南及印尼等地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