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 晉江鞋產業的下一站

【】作為全球聞名的運動鞋制造基地,素有“中國鞋都”之稱的晉江為世人提供了一個個耳熟能詳的運動鞋品牌。安踏、特步、361度……“中國鞋都”的稱謂實至名歸。憑借著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和多達23萬家的終端專賣店,晉江的運動鞋已經成功地占據了中國運動鞋產業的半壁江山。
成績讓人欣喜,但在欣喜之余,晉江運動鞋產業更需思考:未來應該怎么做,才能取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晉江人把目標瞄準了文化創意。
第三屆海峽兩岸大學生運動鞋設計大賽、中國鞋都杯第二屆鞋文化動漫創意大賽、首屆體育城市(晉江)運動鞋時尚發布活動、第二屆運動鞋在線創意設計競賽……在這些競賽的背后,我們能夠看到晉江人正在作出的答案。
【動漫大賽】
鞋文化要從娃娃抓起
2009年4月8日下午,晴。
當把參加晉江市中國鞋都杯第二屆鞋文化動漫創意大賽的作品交到主辦方工作人員手里之后,任職于安海下洪小學的許純仁老師松了口氣。雖然這次下洪小學只送來了三件作品,但是這三件作品卻是從全校學生所提交的上百件作品當中挑選出來的。“雖然由于學生的漫畫功底有限,我們只能挑出這三件作品。”許純仁老師告訴記者。
自從今年3月底鞋文化動漫創意大賽啟動到現在,在晉江的各個中小學、幼兒園里面,掀起了一股圍繞著“鞋文化”為主題的動漫熱潮。在晉江,“鞋文化”正逐漸為晉江人所熟知。
對于這樣的活動,兩屆動漫大賽均擔任評委的華僑大學美術學院老師崔洪亮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在景德鎮,無論年老或者年少,談起陶瓷這個話題,每個人都能夠說上一段自己的看法。晉江也需要培養這樣的氛圍。現在在晉江,缺乏的不是對于鞋品牌的推廣,而是要在全社會范圍內推廣鞋文化這樣的一個概念,特別是要從娃娃抓起,使鞋文化的概念深入每個晉江人的腦海中,同時還能讓更多的人知道,晉江不僅僅有實物的鞋,更有能夠傳承下來的鞋文化。”談起這些,崔洪亮頗為興奮。
【設計大賽】
晉江鞋創意人才“培訓班”
從2007年到現在,海峽兩岸大學生運動鞋設計大賽已經步入第三個年頭,這個大賽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目光。
合肥工業大學設計專業的大三在校生林張健是第二屆運動鞋設計大賽的冠軍。本屆大賽一開始,他就致電大賽的組委會,了解本次大賽的詳情。
“作為在校生,我們當然希望多參加這樣的活動。一方面能夠使自己的才華得到展現;另一方面,也能夠看看別人是怎么做的。比如說,今年的大賽參賽作品水平就很高,從這些作品當中我們能夠學習到很多東西。”林張健告訴記者。
如果說學生們參加這個設計大賽是出于展示、交流的需要的話,對企業來說,他們則希望能夠從大賽當中發現一些優秀的設計人才。“雖然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們有時候想法會比較天馬行空,很多創意實際上操作起來都比較難,但這也正是他們吸引我們的地方。晉江的鞋產品相互間的模仿太嚴重了。事實上,并不是企業不想去創新,不想去設計,而是缺乏相關的人才。如果可能,又有誰會希望看到自己的產品同別人的產品差不多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鞋企設計人員告訴記者。
而在首屆運動鞋設計大賽的評委、陜西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杜少勛看來,這個大賽完全可以承擔起成為晉江創意人才“培訓班”的重任。“不僅在晉江,目前全國各地的制造業都存在著‘重生產、輕設計’的現象。盡管中國是全球的鞋類制造大國,但是目前也僅有70多家大專院校為培養鞋類設計人才開設相關的專業。”杜少勛表示,“或許前面兩三屆大賽還看不出什么效果,但是長期舉辦下去的話,這個大賽必定會吸引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到時候,這個大賽真的有可能會成為晉江的鞋企們發掘創意、設計人才的一塊寶地。”
【時尚發布】
打造運動鞋流行趨勢
發布平臺
鞋博會除了是鞋產業上下游的一次展示,除了是全球各地鞋產品采購商集中采購的一個平臺,還應該是什么?即將迎來十一周歲生日的鞋博會還能夠承載哪些內容?
2009年4月18日晚。聚光燈把晉江市祖昌體育館照耀得如同白晝。在這里,由晉江市人民政府、中國皮革協會、中國流行色協會主辦,中共晉江市委宣傳部和本報聯合承辦的首屆體育城市(晉江)運動鞋時尚發布正在舉行。一雙雙風格各異的運動鞋在模特的演繹下,美輪美奐。
事實上,對晉江市政府來說,這并不僅僅是一場運動鞋的走秀而已。通過這次時尚發布,進一步豐富鞋博會的內涵,提升鞋博會影響力,努力把鞋博會打造成為運動鞋時尚發布權威平臺,把晉江打造成為“中國運動鞋流行趨勢發布基地”,進一步充實中國體育城市的產業支撐才是晉江市政府舉辦本次活動的目的所在。
中國皮革協會制鞋辦公室主任衛亞非認為,這次的發布活動展現的不僅僅是晉江知名品牌的產品,它體現的是整個晉江乃至中國運動鞋的流行趨勢,推動晉江企業的發展、推動產業的升級,并把晉江宣傳出去。“同時,它還給晉江企業尤其是那些中小企業提供了許多有益的信息。不少中小企業也都面臨著研發設計的瓶頸問題,在這方面他們相對薄弱一些。通過發布會,可以讓他們掌握當今最流行的設計風格和趨勢,提高他們研發設計的水平,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任亞非如是說。
□記者觀察
從品牌輸出到創意輸出
很有幸地,全程參加了第三屆海峽兩岸運動鞋設計大賽和第二屆鞋文化動漫創意大賽這兩個活動,從活動的策劃,到啟動,到作品征集,再到評選,頒獎……雖然很累,但是卻覺得累得有所值。
晉江現在是中國鞋都,晉江未來還可能是中國鞋都嗎?在這兩個活動過程當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作為鞋都,晉江同茶都安溪、瓷都景德鎮的差距在哪里?
耐克作為全球知名的運動鞋品牌,在耐克總部工作人員當中數量占據最多的卻不是生產人員,而是研發、設計人員。這是否能夠引起晉江鞋業的思考?
通過二十幾年的發展,晉江人已經向世人證明了:晉江同樣能夠出產聞名國內的鞋品牌。但是,拿到國外去,晉江的品牌能夠具有同樣的知名度嗎?如果不能,我們的差距在哪里?
二十多年,晉江完成了從單純的運動鞋產品加工生產到運動鞋品牌打造這一過程。在未來的十幾二十年,晉江的鞋產業又該何去何從?諸多問題擺在我們面前。
或許,晉江市政府現在所做的這些活動在未來的兩三年內并不能看出效果來。但評價一個系統工程哪里是兩三年就能夠看出效果的?就像當初在晉江鞋企當中盛行的“造牌運動”一樣。
從品牌輸出到文化、創意制造,這條路或許漫長,或許布滿荊棘,但總是要嘗試一下的。
□專訪
“傳播鞋文化
需要借助各方力量”
———專訪第二屆鞋文化動漫創意大賽評委楊銀平
第二屆鞋文化動漫創意大賽已經接近尾聲,然而鞋文化的傳播這一主題卻遠未結束。在晉江鞋已經成功地占據了消費者心智后,晉江人應該怎么樣把這樣一個產業持續下去?晉江的鞋文化推廣之路應該怎么走?針對上述問題,記者日前采訪了第二屆鞋文化動漫創意大賽評委,中國國畫家協會、中國詩歌學會、福建省美術家協會、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閩南動漫藝術研究所秘書長楊銀平。
晉江經濟報:在晉江的運動鞋產品已經成功地占據了國內運動鞋消費市場的半壁江山之后,為什么還需要提出“鞋文化”這個概念?有推廣的必要嗎?
楊銀平:非常有必要。晉江之所以被稱為中國鞋都,在我看來,并不僅僅是因為晉江的運動鞋擁有足夠大的市場份額,更多的是晉江擁有非常完善的鞋產業鏈。但是,這種產業鏈勢必會發生轉移的,就像當初鞋產業鏈從美國轉移到日本、中國臺灣,再從臺灣轉移到大陸。
晉江要想長久地保有“中國鞋都”的稱號,在今后的日子里面,應該大力加強鞋文化的推廣。眾所皆知,為什么安溪會被稱為“茶都”,景德鎮會被稱為“瓷都”,除了產品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容忽視:當地的茶文化、瓷文化。簡單地說,就是在當地人的腦海里面,茶和瓷器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而晉江要想做到這一點,還需要在鞋文化的推廣上下大功夫。
晉江經濟報:既然鞋文化對于晉江如此重要,在推廣過程中,晉江需要做哪些事情?
楊銀平:鞋文化的推廣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要想推廣,勢必離不開晉江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比如說,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鞋文化的宣傳。雖然有些工作在前期可能看不到很明顯的效果,但只要堅持做下去,勢必能夠看到好處的。
鞋文化動漫創意大賽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在晉江的學生當中營造一種“了解鞋,關注鞋”的氛圍,讓晉江人從小就在這樣的氛圍當中生活。
此外,鞋文化的推廣同樣離不開媒體的支持。很高興看到《晉江經濟報》能夠花這么大的力氣在鞋文化的推廣上,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推廣鞋文化的行列當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