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危創機 淮安鞋出口逆風飛揚
【中國鞋網】 2009年一季度,淮安、宿遷兩市鞋類產品出口突破國際金融危機困境,出口量大幅上長,出口批次達896批,同比增長22.9%,出口額達1357萬美元,同比增長24.7%;其中淮安市鞋類出口批次461批,同比增長10%,出口額1002萬美元,同比增長20.1%。大多數產品出口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鞋類主要品種是室內鞋、膠鞋、注塑靴等。
本年度鞋類出口增長主要原因是國外對我市鞋類產品質量反映較好,促使來淮安、宿遷兩市訂貨的國外鞋商增加;產品花色品種增多,給外商選擇品種范圍增加,也增加了出口生產企業選擇訂單的機會。與此同時,淮安檢驗檢疫局及時進行檢驗模式轉換,加強對出口鞋類企業檢驗監管的力度,重點是加強對產品安全性的控制,積極應對發達國家技術壁壘,扶持地方經濟發展,對管理上水平的企業盡快實施分類管理,鼓勵企業規模化生產。
今年,國際鞋類市場門檻抬高,主要表現在發達國家對鞋類強制安全項目增加,包括鞋用原輔材料有毒有害物質限量要求、童鞋安全性測試加嚴,形成技術壁壘。例如,歐盟方面對童鞋小零件拉力檢測加強,而淮安、宿遷兩市多家企業生產的童鞋幫面都縫有小塑料珠、塑料片作為裝飾,這些小零件拉力應達到90±2 N。歐盟主要成員國多為潮濕氣候,對歐出口輕紡產品的殺菌和防霉問題向來為企業所注重,富馬酸二甲酯一般被包裝在封閉的小包裝袋中,就像干燥劑一樣,用以防止發霉,但歐盟明確禁用化學防霉劑為富馬酸二甲酯(簡稱DMF)的有害物質。輸入美國的童鞋,也被提出相同要求。美國《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對童鞋安全等問題作出新規定:對鉛含量和鄰苯二甲酸酯提出限量要求。
淮安檢驗檢疫局及時向企業通告國外這些安全要求,積極應對技術壁壘,按照上級有關規定加強對企業產品質量特別是涉及產品安全性的檢驗監管,企業方面已提供鞋類產品未使用富馬酸二甲酯的聲明;另外淮安檢驗檢疫局引導企業加強對原輔材料質量的控制,企業在采購合同中明確未使用富馬酸二甲酯。為了促進規模化生產,淮安檢驗檢疫局對規模較大的鞋企,及時調整檢驗監管模式,完善檢驗監管機制,幫助5家制鞋企業通過ISO9001認證,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從而提升企業信譽。通過采取這些舉措,淮安、宿遷兩市的清江鞋業有限公司、江蘇三禾鞋業服飾有限公司、江蘇振華鞋帽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產品質量明顯提高,能夠克服金融危機消極影響,繼續保持發展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