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萬華獨領風騷 創業板結束7年沉默

【中國鞋網】 "創業板能這么快推出,確實出乎我的預料。"深圳一投資公司總經理對理財周報記者稱。3月29日,他才在深圳召開的私募高峰論壇上發了一通牢騷,認為創業板的延遲推出已讓他苦苦等候了7年。3月31日,創業板新政正式推出,最快將于今年5月啟動。
當天,深滬兩市幾乎所有創投概念股全線飆漲。其中,超過10只創投股漲停,一些在去年已炒作過多次的創投股也不甘示弱,繼續上揚。據廣州萬隆數據顯示,3月31日,兩市共有15.3億元資金凈流入創投股,4月1日和4月2日,也有8.1億元和5.9億元分別流入創投占主要地位的中小板,3天合計流入至少30億元。
"這一波行情有點突然,畢竟很多人,包括機構,都沒有充分的心理概念。"上述投資公司人士稱,雖然有一些機構數月前已在陸續建倉創投股,但這種建倉多是一種防御性建倉,因為在大盤低于2000點的時候,許多股票從估值上說已很吸引,如果創業板能夠推出,只是一種錦上添花。
于是,在3月31日,不少沒有得到消息的機構也涌入市場,據理財周報記者觀察,一些權重的創投概念股中,大手買入的資金量和股份數量非常驚人。
煙臺萬華、中海海盛領漲
據理財周報記者統計,除了有一部分創投公司在香港和新加坡上市外,直接在國內上市的幾乎是鳳毛麟角。但是,國內知名的創投公司,幾乎都有大型上市公司的股權背景。譬如3月31日領漲的中海海盛(600894.SH),就參股了清華紫光創業投資公司8%股權,去年,該公司成功讓4家以上企業在海外上市。
除了中海海盛外,清華紫光創業還有11個股東,除了紫光股份占16%以外,其余10家平均占8%左右。涉及的上市公司則有常山股份(000158.SZ)、天茂集團(000627.SZ)、燕京啤酒(000729.SZ)、世紀中天(000540.SZ)、凌鋼股份(600123.SH)和首鋼股份(000959.SZ)等。
而鹽田港(000088.SZ)則投資了全國規模最大的深圳創投,約占3.13%股權,而與其同等出資的還有粵電力(000539.SZ)。在深圳創投中持股比例最大的是深圳機場(000089.SZ),約占20%。去年,深圳創投成功幫助30多家企業上市。
不過,理財周報記者卻發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此次創投概念個股的飆漲與持股的創投公司業績和持股比例并無太大關系,而資金流入是關鍵。
據統計,在資金流入量較大的煙臺萬華(600309.SH)、杉杉股份(600884.SH)等13只個股中,煙臺萬華和中海海盛的資金流入量最大,這兩只個股3月31日當天即報漲停。而紫江企業(600210.SH)3月31日升幅不大,翌日卻持續再升。復旦復華(600624.SH)和魯信高新(600783.SH)在此前的數月間已被幾次爆炒,這次只是在高位盤整。
機構1億元流入煙臺萬華
廣州萬隆披露,3月31日當天煙臺萬華的資金流入額最大。據理財周報統計,在煙臺萬華當日的上揚中,機構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事實上,據SUPERVIEW數據顯示,煙臺萬華一直是機構和基金的重倉股,今年3月以前,機構和基金一直持有煙臺萬華超過69%的流通股。而在3月31日,機構和基金的持倉量從3月25日的69.6%急劇上升至70.4%,這一比例一直維持到4月3日,其時,煙臺萬華已完成了近3日的飆漲,在16.7元左右徘徊。
如果按照煙臺萬華每股15元均價計算,機構和基金當天大約凈買入650萬股,耗資約1億元。相應的是,大戶也凈買入160多萬股,斥資約2500萬元。而幾乎轉移的籌碼都來自散戶。數據顯示,當天散戶凈拋售了320多萬股,約5000萬元。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中海海盛,3月25日,機構和基金約持有12.3%流通股,但3月31日已上升至13.6%。3月31日當天,機構和基金約買入540萬股中海海盛,約4100萬元,而散戶則拋出2.8%的流通股,約1200萬股,8800萬元。
不過,4月3日,當機構和基金出貨時,散戶卻勇敢地接盤。當天,機構和基金約拋售了0.5%的流通股,約210萬股,總額約1600萬元,散戶卻買入1.8%的流通股,約750萬股,總額5700萬元。機構、基金和大戶拋售的所有股票幾乎都被散戶接手。4月3日,中海海盛由4月1日高點8.25元急挫至4月3日低位7.5元。
- 上一篇:南平計劃引進合成革企業30家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