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發達國家對鞋等輕紡產品的貿易保護
【中國鞋網】在2008年12月初短短的八天時間內,歐洲發達國家先后發布了兩個針對輕紡產品的技術法規。在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作為中國重要的出口貿易國,將對國際上其他國家起到極差的示范作用。
2008年10月3日,美國眾議院通過布什政府提交的7000億美元救市方案,在給美國脆弱的金融市場注入信心的同時,也宣告了世界范圍內各國抵御“經濟寒冬”的開始,因為這一場席卷世界的金融風暴,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已經超出了美國政府所控制的領域。在很多人已經把這次金融危機稱為“第二次大蕭條”之時,一定要防止1930年經濟危機發生時貿易保護主義和經濟孤立主義盛行的歷史重演。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經濟大國,中國展現了應有的胸襟和氣魄,在投入4萬億人民幣救市的同時,也大力拓展中國國內需求———為“家電下鄉”的農戶進行直接的經濟補償,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保障金融、航空等國計民生領域的健康運行。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在積極應對世界經濟危機的今天,某些發達國家卻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狹隘”,為了保護本國的短期利益,改變了以往貿易戰中常見的配額、關稅限制,而采用了更加隱蔽的手段,提出了諸多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作為勞動密集型的輕紡產業,首當其沖地受到沖擊。
椅子和鞋類
據報道,2008年12月6日法國負責工業和消費事務的國務秘書夏戴爾宣布,禁止含有二甲基甲酰胺的中國產椅子和鞋類進口。12月14日,法國簽署了《關于暫停含有富馬酸二甲酯的座椅及鞋類制品上市的法令》,在1年期限內,暫停含有富馬酸二甲酯的座椅及鞋類制品的進口及上市,凡產品或包裝中含有含量可感知的富馬酸二甲酯的座椅及鞋類制品,一律回收。在短短一周時間內,出臺了兩個關于輕紡產品的技術法令。2006年3月到2008年6月之間,中國制造的47000張沙發、扶手椅等家具進入法國市場,成為此類產品法國最大的進口國。
法國家具供應商Conforama已經從2008年7月起停售中國產家具,并發函通知退貨。此外,法國連鎖成衣店Etam也在2008年11月回收了中國制造的1000雙鞋。
玩具綠色壁壘再次升級
2008年1月25日,歐洲委員會公布有關玩具安全的新指令議案,議案加入針對進口商的新條款。然而時隔才半年,歐洲議會又發表報告,要求修訂新指令議案,對進口商的責任作出更嚴格規定。法規修改啟動,歐盟玩具綠色壁壘再度升級,其主要內容有以下三點———
第一,禁止在玩具中使用一切過敏物質,以及任何致癌、誘變或危害人類生殖力的物質;禁止生產和銷售若干類不符合其他法例(包括化妝品指令和有關與食品接觸物料的指令)的玩具。
第二,加入有關供兒童放入口中的玩具的條款。玩具樂器及出牙嚼環等玩具必須符合相關歐盟(1935/2004)規例的特定遷移限值規定;至于與皮膚經常接觸的玩具,如用手指作畫的水彩顏料或制造模型的粘土,則必須符合化妝品指令的成分和標簽規定。報告還禁止在玩具中使用致敏香料。
第三,對進口商的要求更嚴格細化,包括必須確保生產商已采取有關的合格評估程序;進口商須負責確保玩具附有用詞淺顯易懂的操作說明和安全資料;進口商須對所售玩具進行樣本測試,記錄投訴個案、違規玩具和回收事件等。
警惕貿易保護主義
現今的世界貿易全球化,已經是一個全球化的大趨勢,上世紀的配額、關稅等貿易壁壘已經為大多數國家所摒棄,但是,技術壁壘卻以其保障本國國民的安全、健康為由,實現著關稅壁壘想起而起不到的作用。就拿法國對皮制椅子和鞋類的富馬酸二甲酯的禁令來說,限制此類化學品的加入是正確的,也是必要的,因為已有科學證據表明,它的過量加入,是會引起皮膚過敏、皮疹或灼傷的不良反應。但是,同時也有科學的數據表明,富馬酸二甲酯實際上是一種低毒性物質,在低劑量使用時,其進入人體能很快變成富馬酸而進人體的正常新陳代謝,對人體基本不會造成傷害。法令中規定的“含有含量可感知的富馬酸二甲酯的座椅及鞋類制品,一律回收”,意味著按照現有的檢測水平,能夠檢測到ppm級(百萬分之一)甚至ppb級(十億分之一)。這就是不顧富馬酸二甲酯是低毒化學品的事實,僅僅為了保護本國的“一己私利”,而違背貿易自由化的市場準則,設定了嚴格的技術要求,為當前經濟危機大環境下,為眼前利益,構建不合理的技術壁壘。
國際社會已經對此有所警惕,在2008年下半年舉辦的WTO 2008年公共論壇上,各方代表就特別圍繞“貿易的未來”展開討論。WTO總干事帕斯卡爾·拉米(Pascal·Lamy)表示了他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擔憂:“當危機來臨之時,通過設置進口壁壘來保護國內生產商無疑是一個誘人的措施,但卻并不可取。1930年聲名狼藉的Smoot-Hawley法案將美國2萬多種進口產品的關稅提升到歷史最高點,但最后只帶來了一場全球貿易大戰,貿易保護主義最終把全球領入了死胡同。”
2009年1月1日起,中國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到歐洲和美國不會再受到配額的限制,對于紡織品服裝出口大國的中國,肯定是一件好事,能夠進一步擴展國外市場。但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們還不是一個輕紡產品的技術強國,絕大多數產品還停留在中低檔次、勞動密集型的水平上,我國現行的標準還不很成熟,特別是在生態產品等方面還存在欠缺。歐美等發達國家在應對和限制他國產品大量進口的問題上,早就已經著手制定技術壁壘,設置更高、更新的標準,采用技術手段來達到限制產品進口的目的,2008年中期開始實施歐盟的REACH法規,在加強歐洲環境保護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相關產品進入歐盟的門檻。在當前全球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各國金融措施廣泛聯動的今天,更要警惕某些國家為本國的眼前利益而設置不合理的技術壁壘,阻礙貿易自由,這將大大妨礙世界范圍內共同抵御經濟危機行動的一致性,引發貿易戰,使得剛剛取得的一點復蘇成果付諸東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