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耐克縮短供應鏈 供應商壓力大
繼關閉在華唯一自有鞋廠后,為簡化供應鏈,耐克開始對各代工廠“下手”。《每日經(jīng)濟新聞》昨日獲悉,未來半年到一年內,耐克將停止對亞洲四家運動鞋代工廠下單。此外,耐克也將終止與數(shù)家亞洲服飾代工廠的合作關系。
縮短供應鏈 供應商壓力大
據(jù)了解,耐克在亞洲共有640家合作代工廠,其中中國的合作工廠最多,達到180家左右。除中國外,耐克在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和韓國也都有代工廠。2007財政年度顯示,全球35%的耐克鞋類在中國制造,同時中國還是耐克服裝和裝備類產品的重要采購基地。
“耐克公司與40家鞋類供應商打交道,其中有許多供應商是長期合作伙伴。”一耐克供應商昨日對《每日經(jīng)濟新聞》表示,近幾年來,耐克鞋逐步向功能性、專業(yè)性轉化,這就要求工廠擁有的技術、工藝比先前提高,相應也就提高了供應商的門檻,“很多鞋廠接到的多是耐克的大單,他們頂多有三個品牌客戶。”
據(jù)了解,為了縮短供應鏈,耐克一種款式的運動鞋的銷售期減少到8~9個月,較以往少了一半以上。“以前是每半個月下一次訂單,現(xiàn)在變成每星期下一次訂單;鞋型的生命周期由以往的5~6個月縮短到3個月左右。因此代工廠必須縮短生產流程。”上述供應商表示耐克的生產鏈改革也使得供應商的角色開始發(fā)生轉變——從單純制造企業(yè)轉為服務型制造業(yè)。
與鞋類供應商相反,與耐克打交道的服裝供應商簽訂的更多是短期合同,相對來說,耐克對這些服裝類代工廠的控制力相對較小。據(jù)了解,耐克的服裝類代工廠比鞋類代工廠的數(shù)量多。“耐克對成本非常敏感,因為他們的訂單量比較大,所以耐克訂單能留給我們的利潤空間相對較小。”曾為耐克代工服飾類產品的浙江某供應商告訴記者。
訂單下挫10%訂單分流東南部
經(jīng)濟低迷令零售商們紛紛減少訂單,即使是全球最大的體育用品品牌——耐克也不能幸免。耐克日前在財報中表示,截至2008年第三財季,全球范圍內耐克品牌運動鞋和運動裝的訂單(相關產品將在2009年3月~7月間交付)總值6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0%。
據(jù)悉,為了減少成本,耐克方面正進行全面審計,包括縮短供應鏈和減少人員開支等方面。而此次耐克關閉自有工廠和停止向多家工廠下發(fā)訂單的行為,則表明耐克正設法將產品生產集中到更少的生產基地,不再像過去那樣向大量工廠發(fā)放訂單。
來自福建方面的消息顯示,耐克已經(jīng)決定在福建增設部分生產線。據(jù)知情人士透露,除了部分生產線向東南亞國家轉移外,對技術、工藝要求甚高的耐克將會逐步把在廣東、江蘇等地的生產業(yè)務轉向福建。
為了減少人員成本,上個月,耐克高調宣布進行大范圍的內部重組,裁員人數(shù)最多將達到4%。目前耐克全球范圍雇用了35000名左右的員工,也就意味著1400名員工可能在重組中被調整。
潮童活力健康舒適與活力氣魄不謀而合時尚的配色,充滿探索樂趣一年一度令人期(開)待(心)的國慶節(jié)來啦假期除了要做旅游路線的準備...
[詳細]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