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鞋制造商耐克是主動調整還是被動收縮?
就在2月17日,全球排名第一的運動品牌耐克宣布其在亞洲最大的物流中心于江蘇省太倉經濟開發區破土動工時,誰也沒有想到在短短1個月之后,一則同樣具備“耐克”和“太倉”兩個關鍵詞的消息突然爆出。昨日,記者從耐克中國獲悉,耐克計劃將在江蘇省太倉市、由豐泰集團管理的鞋類生產業務轉移至豐泰位于亞洲其他地區的工廠,并關閉公司唯一擁有的鞋類生產設施———太倉工廠。
業內有觀點認為,這是中國生產成本上升,耐克有意轉投越南等其他成本更低的制造基地。然而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無疑更具沖擊力,本報獲得最新消息稱,為精簡供應鏈,耐克在中國的三家制鞋廠及越南一家工廠計劃停產。據3月19日公布的耐克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盈利同比下降47%.
耐克停止向4工廠下單
“目前阿迪達斯在華生產占總產量一半,以后將逐步減少。”去年7月,阿迪達斯總裁向媒體表示,中國工資水平由政府確定,現已逐漸升高,成本堪憂。過慣了輕資產戰略的日子,阿迪達斯可以說走就走,主動通過轉移生產基地來降低成本。
消息一出,業界掀起軒然大波,焦點自然而然地轉移到了同樣奉行輕資產戰略的耐克身上。但當時記者獲得耐克的回應則表示,“在中國投資和生產都將維持現有水平。”至于如何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及原材料成本上升,耐克官方發言人艾琳·達布森表示,將致力于提高企業生產效率,控制生產成本。
不過時隔大半年,耐克似乎也有些坐不住了。記者獲得最新消息顯示,耐克在中國的三家制鞋工廠及越南一座工廠計劃停產,主要原因在于消費需求大幅下滑,直接導致耐克削減產量,同時進一步整合其產品供應鏈。
耐克中國向本報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為了進一步推進長期采購整合戰略并精簡供應鏈,耐克公司宣布將在6到12個后,不再向640家合同工廠中的4家鞋類工廠以及一些服裝類工廠提供新的訂單業務。”耐克中國在聲明中稱,在服裝類合同工廠中,耐克通常是眾多客戶之一,因此耐克訂單并不占任何一家工廠產量的大多數。而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耐克是這四家工廠的主要或者唯一客戶。
據悉,目前耐克在中國的工廠數量在180家左右,員工總數達到20萬。
主動調整還是被動收縮
如果說阿迪達斯看見中國人力成本上漲而動外遷之心是主動調整,那么耐克的一系列舉動更像是在金融海嘯吹襲之下,被動收縮戰線的無奈之舉。
北京時間3月19日凌晨,耐克宣布其第三財季的盈利較上年同期下降47%,這主要與成本增長、歐洲市場需求疲軟和Umbro部門業績欠佳有關。財務報告顯示,該季度耐克凈得為2.438億美元,合每股50美分,低于一年前盈利2.638億美元,合每股92美分的水平。
耐克稱,剛過去財季的盈利受到Umbro部門貶損開支的影響。在截至2月28日的財季中,耐克的銷售額同比下降2%,至44億美元。截至第三財季結束,全球范圍內耐克品牌運動鞋和運動裝的訂單總值6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0%.
訂單減少的數目遠比耐克此次關閉的工廠比例要高,但不排除在剩下的合作加工廠中,耐克不會減少下單總數。至于此次關閉工廠的動作是否和阿迪達斯一樣,考慮到中國制造的成本問題,耐克并沒有正面回應。但從停止下單的加工廠構成看,不僅僅只有中國工廠,其在越南的一家加工廠也在此列。
“中國仍為全球第二大市場”
“耐克對中國的承諾堅定不移。中國仍是耐克最大的鞋類、服裝和裝備生產供應國,也是耐克全球的第二大市場。”耐克中國官方回應稱,耐克近期在太倉經濟開發區開始興建一座先進環保的物流中心。據了解,該中心投資近1億美元。耐克全球副總裁暨中國總經理魏翰霆表示,這座物流中心將向中國數千家零售店提供更快速的物流服務,最多可使交貨時間縮短15%.
至于此次削減加合作工廠數目,耐克方面表示這是從2007年開始耐克就已經實施的一個,將歷時多年的戰略。目的是精簡供應鏈,與數量相對集中的合同工廠進行商業合作;建立一個堅固穩定并可持續發展的采購平臺,提高工作效率并滿足未來業務增長需要。
“耐克將與那些能夠滿足耐克的消費者需要、提供優質運動產品和科技的合同工廠集團建立合作,繼續與遵守耐克企業責任原則的合同工廠合作。”盡管是金融海嘯導致業務下滑的常規戰略調整,但從耐克諸條對加工工廠的要求看,后者始終處于弱勢地位。
在遭遇金融危機之時,耐克可通過減少訂單數目來過冬,加工工廠則需要在風雨飄搖自行尋找新的出路。本報記者方南
耐克中國工廠占全球近三成截至去年,全球有640家服裝、制鞋合同工廠為耐克提供產品,其中中國工廠180家,員工總數達到20萬。目前計劃停產的中國三家工廠主要從事制鞋,耐克鞋類產品的最主要生產地依次為中國、越南和印尼。
- 上一篇:鞋業專賣店,促銷活動怎樣做?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