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類等行業投資將成泉州企業境外投資熱點
“商務部下放境外投資的核準權限,最近打電話咨詢境外投資業務的企業比往年明顯增多了”。記者昨日從市外經貿局了解到,去年我市新增23家境外投資企業,至2008年底全市境外投資企業已達95家,累計總投資額2509.4萬美元,而今年以來,又有6家企業新申請到境外投資。
設辦事處—成立貿易公司—建加工廠,這是泉州企業境外投資的“三部曲”,雖然有個別泉企成功走過了這“三部曲”,但專家指出,就整體而言泉州企業境外投資尚處于起步階段。
據了解,經審批在境外投資的泉企數量至今已有近百家,另有超過300家的泉州民營企業自行在境外設立銷售點,但平均不到30萬美元的投資額并不算高,而且大部分企業對外投資的目光仍局限于設貿易公司和辦事處,真正“走出去”,到境外辦廠甚至跨國并購的企業少之又少。從去年新增的23家境外投資企業看,在境外設立銷售點,直接獲取訂單,仍是我市出口型企業的首選。
企業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相關海外投資法律、法規知識,對境外投資的信息、知識、經驗不足,缺少復合型涉外人才,這些大大限制了泉州企業“走出去”的步伐。
去年,泉州境外投資企業80%選擇在香港投資,主要原因是2008年年初以來人民幣不斷升值,有一定的套率空間,到香港投資對投資者來說有利可圖。但從去年11月份開始,人民幣連續貶值、匯率相對穩定,再到香港投資套率的空間變小,獲利也相對較少。市外經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今年到境外投資尤其是到香港投資的企業將會減少。”
在投資熱點地區和模式可能變化的情況下,市外經貿局的分析報告也指出了當下泉州企業境外投資的機遇:把握國外技術、設備和企業價格低廉的機會,參股控股、收購兼并、風險投資、高科技研發、直接赴境外設廠,應是泉州龍頭企業進軍海外的重要選擇。
有專家預測,在人民幣升值、境外投資成本下降等綜合因素的作用下,對外投資領域由貿易為主拓展到以生產經營為主,通過境外生產加工,帶動泉州原材料和設備出口的境外加工貿易,會逐步成為泉州企業境外投資趨勢,投資熱點將涉及紡織、服裝、鞋類、食品、石材、工藝品等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