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倍耐力抄底中超
中國人現在尤其相信外國人的判斷——日前,英國足球網站GOAL發表文章,對東亞三大聯賽進行展望。最為主要的觀點是,雖然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但對于亞洲足球的影響卻是微乎其微的,中國足球并非游離在金融危機之外,但中國的職業聯賽加大引援和投入,并沒有向著壞的方向發展。
中超回暖,連英國人都覺察到了?中國紛繁復雜的環境,往往令不明就里的外國人如霧里看花,大概英國人注意到的是,幾個參加亞冠球隊的大手筆,所以有此判斷,但真實的情況是,這場起源于金融,而蔓延至全世界的經濟危機對于中國的影響甚深,中國這個燒錢尤其厲害的體育項目其實難以獨善其身,在2月的一次中國足協的會議上,出席會議的各中超俱樂部經營負責人卻在大吐苦水——今年的招商引資工作尤其難,有很多俱樂部口頭上喊得響,實際上都在悄悄地緊縮銀根,尤其是在對待球員的薪水上,于是時髦的四個字“共度時艱”被頻繁引用。
但沒有想到,首先和中國足球”共度時艱“的是一家外國企業——意大利的輪胎企業“倍耐力”宣布冠名2009年的中超聯賽,號稱近5000萬元人民幣,不得不佩服倍耐力的入市時機,中國足球已經跌入谷底,今年似乎有觸底反彈之時,這時候進行抄底,沒有比這個更適合的時機了。看來倍耐力一定從屢屢抄到中國股市大底的QFII(合格外國機構投資者)身上學到了不少。
中國足協首先松了一口氣,中超聯賽試過裸奔,試過賤賣,如今的4000萬比起金威的3800萬并不算多,但由于倍耐力頂著外國知名企業尤其是國際米蘭贊助商的名頭,于是中超聯賽的身價似乎一下也隨之上漲,而更加偷笑的可能是這些神經更加敏感的外國企業,1994年冠名首屆甲A聯賽的是萬寶路,那時候沒有多少人意識到這個呱呱墜地的嬰兒將來會是一支超績優股。
1994年開始的甲A聯賽同萬寶路簽有5年贊助合同,第一年的贊助費達120萬美元,在當時已是不易,但在1998年,萬寶路因故(廣告法對煙草限制)停止贊助;萬寶路之后,百事可樂在與包括可口可樂在內的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1000萬美元的高價換取了甲A聯賽的贊助合同,可見當時甲A聯賽的受歡迎程度。2001年因中國足協單方面中止聯賽降級,百事可樂不再冠名; 隨后西門子公司以500萬美元贊助了2003年的“末代”甲A聯賽,而首屆中超的冠名贊助費用高達800萬歐元,但中國足協再次停止升降級的舉措,導致了2005賽季的中超“裸奔”。
“裸奔”之后,中國足協似乎再次看到了希望,2006年,英國愛福克斯網絡通訊公司又以800萬歐元的價格成為中超的贊助商,還承諾每年遞增,但由于他們的通訊產品沒有獲得中國市場的準生證,所以告別再所難免;2007年中超聯賽開始前的最后一刻,金威啤酒以38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冠名中超,雖然這一數字同當初的1000萬美元難以比肩,但在當時已是解了中國足協的燃眉之急。
從一系列的數字可以看出,從2005年開始,中超聯賽已經淪為不折不扣的垃圾股,這支垃圾股在橫盤三年以后,從去年開始有解套的跡象,而且從去年到今年,這個解套的信號越來越清晰,聯賽在底部整理多年后正準備向上沖擊
倍耐力選擇了一個好時機,實際上,耐克統一打包中超聯賽裝備一事,效果和倍耐力有異曲同工之妙。耐克將提供給中超一份超級大合同——合同簽署以后,2009年每家中超俱樂部得到的裝備贊助價值在400萬元左右,同時得到的現金接近100萬元,贊助總額在1200萬美元左右。但如果從2010年開始16家俱樂部全部使用耐克裝備,同時十年合同也得到落實,耐克到2018年提供的總贊助金額的確接近3000萬美元,而十年間中超聯賽從耐克公司得到的贊助將接近2億美元。對目前身處低迷的中超聯賽而言,這一筆“超級合同”的誘惑力可想而知。
當然,實際上耐克所支付費用的成本并沒有這么高,他們提供的裝備完全按市場價提供,甚至給的不少是壓倉底的貨品,從這一點來說,他們所付出的成本并不像外界傳聞的那么高昂。
一統中超,耐克的野心可想而知,而他們的時機偏偏選擇在2009年,他們看中的是,在后奧運時代,這個中國體育最具職業化元素的項目從中所蘊藏的巨大商機和吸引力,而這個項目目前又處在剛剛觸底反彈的時候,這不正是抄底的最好時機嗎?
接下來,就看倍耐力和耐克,雙耐兄弟比拼耐力,看誰能在中超這個曾經的大金礦里笑到最后!
- 上一篇:李寧冀十年躋全球五大
- 下一篇: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