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星鞋業:“調”出新發展空間
“越是困難時刻越要主動進攻,絕不輕言放棄,只要堅持到最后,我們就是市場的強者。”當金融海嘯席卷而來時,當過兵、闖蕩市場30年的雙星集團總裁汪海再一次展現了強悍個性,而這種強悍推動雙星通過主動、迅速的調整,經受住了金融海嘯的嚴酷沖擊,成功走出風暴地帶,如今,雙星的生產經營已基本恢復正常。
在雙星輪胎總公司的生產車間,每一臺生產設備前,都有技術工人專注地工作著,難以想像,就在幾個月前,車間里的很多設備卻罕見地停止了運轉。汪海說,金融危機爆發后,雙星的鞋服、輪胎、機械等產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輪胎受到的影響最大。去年9月份之前,雙星輪胎的產銷同比增速達到40%,但進入10月份以后,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雙星輪胎的銷售業績直線下滑。“一夜之間,我們生產的輪胎沒人要了,庫存急劇增加,工人沒有活干”。
面對前所未遇的嚴峻形勢,雙星迅速調整思路,決定根據市場需求以銷定產,果斷關掉子午胎一廠,對人員進行分流,對生產組織重新進行調整,集中力量生產市場急需的產品,同時,壓縮庫存、壓縮投入,壓縮非生產性開支,加快資金回收和周轉,保證資金鏈不斷,為后來企業快速恢復生產創造了條件。
汪海認為,當危機來臨時,當務之急就是穩定員工隊伍。自去年9月份以來,雙星在6萬余名員工中開展各類培訓,強化凝聚力,增強戰斗力,因產品結構調整輪崗、待崗的1000多名員工,沒有一人被推向社會。雙星集團的領導班子、管理人員則主動降薪,齊心協力應對危機。
與此同時,雙星比以往更為堅定地加快管理創新、技術創新,進軍高端市場,拓展市場空間。
30多年來,雙星通過不斷創新實踐,創造了一套獨特的企業管理模式,而在此次應對危機的過程中,其先進的管理再次發揮效能。雙星把設備和生產線承包、租賃給員工,同時實行“廠幣管理”,從而獨創出“家庭消費式”管理模式,使生產線上每一道工序都成為一個獨立核算單位和質量管理單位,大大激發了員工節能降耗的積極性,這使雙星在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反而實現了生產成本持續下降。
在技術上加速升級,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則是雙星戰勝危機的另外一大利器。雙星鞋廠運用創新手段套印的中底墊,換版30次沒有絲毫誤差,被外國客戶視為奇跡;雙星輪胎在短時間內研發的20層級防刺扎礦山胎、小規格輕卡全鋼胎等新品種,投放市場后受到用戶高度評價。“平均每三天,雙星就有一項創新項目誕生。去年我們通過創新,消化各種不利因素6.8億元。”汪海說。
目前,雙星三大輪胎公司生產經營基本恢復正常,雙星機械的生產經營狀況比危機前還好,雙星鞋業的出口訂單則已簽到今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