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鞋業巨頭耐克為何能逆市增長
兩年前,穿著一款嵌有IPOD播放器的耐克跑鞋晨運,成為美國愛運動又愛時尚的青年一代的心頭好。這一合作曾被媒體譽為是消費品領域“跨界營銷”的創新之舉。
而更多的創舉卻在后面。
當圍繞這款產品衍生的龐大社交網絡———網站開始進入更多人的視線之時,人們終于意識到,耐克的野心并不僅在小小的跑鞋上。
在這款Nike+iPod運動套裝里,結合了無線傳感器與接收器,穿上耐克推出的帶有Nike+的運動鞋后,iPodnano上便可顯示出相關運動者的步速、步幅等數據。這種設計可以跟蹤人們每次跑步鍛煉中的信息,并通過網站將世界各地的跑步愛好者聯系起來,從而建立起一個龐大的社交網絡。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耐克希望在籃球鞋中植入這一設備,以建立更為龐大的社交體系。擅長創新的耐克,靈感被Nike+iPod再次點燃。可以想見,龐大的社交體系將會為耐克帶來的是滾滾的靈感和財源。
耐克逆市增長
“耐克在中國一年的營銷費用高達10億元人民幣,我們是想都不敢想的。”近日,一位國內運動品牌有關人士向記者透露了這一數字,言語間透露出明顯的艷羨之情。此時此刻的耐克,坐擁全球第一運動品牌的寶座。耐克不久前發布的2008年全年財報顯示,盡管全球遭受金融危機,但公司業績并未下滑,全年營業收入為186.27億美元,2004年到2008年間,年均復利增長率達到12%.總結耐克的成功,他不像早年的kappa和lotto、銳步那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新品牌的進入而逐漸步入遲暮。持久的創新能力被廣泛視作耐克成功的主要因素。
如今,耐克在走可口可樂和通用汽車等諸多公司都曾嘗試的新路子———在線社交網絡系統,并由此延伸出許多新的市場。作為另類營銷的代表,這種結合網絡的手法并非新玩意,卻讓國際巨頭們都看到了新的增長點。經過兩年的發展,耐克的在線社交網絡系統開始走到了行業前列。
同為扎根美國的跨國企業,耐克2008年的表現與通用汽車、摩托羅拉相比有著天壤之別,這點在二級市場上也有表現。在股票市場,5年來標準普爾指數增長了45%,而耐克股價則上漲了144%,為投資者帶來不俗業績。
盡管全球遭遇金融危機,耐克的業績并未下滑。相反,對于耐克而言,2008年甚至可以算是個不錯的年份。公告稱,進入2009年耐克將致力于其品牌的影響力,并集中于六大關鍵領域,包括:跑步、籃球、足球、男子訓練、婦女培訓和運動服,藉此與各類不同喜好的消費者建立更密切的關系。
增長的源泉:創新能力
“盡管耐克公司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但耐克依然是一個富有激情和成長型的公司。”耐克董事長菲利普·奈特對自己公司的創新能力依然表示肯定。他表示耐克的目標是在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230億美元。
相比同樣是輕資產運作的阿迪達斯,耐克因為其敏感的時尚嗅覺,而成功超越前者,坐上了全球體育品牌王者的寶座。
“為每位運動員提供最好的鞋。”阿迪達斯終于被自己的理想所絆倒。在運動精神越來越普遍的時代,運動平民化,運動服飾平民化的潮流悄悄蔓延。耐克敏銳地抓住了這一改變,并轉變研發方向,生產更多適合普通人穿的球鞋,并最終在上世紀70年代后期超趕阿迪達斯。
和阿迪達斯犯了相同錯誤的還有老牌歐洲運動品牌Kappa、Lotto和Diadora等等。過多關注專業運動市場,使他們在后起之秀耐克面前顯得手無縛雞之力。
在被國內公司中國動向收購并重新定位運動時尚路線后,Kappa頑強地迸發出第二春,并迅速成為高知名度、高毛利率的賺錢機器。
《財富》雜志資深研究員加里·哈梅爾表示,企業創新的動力來源于思想的創新、企業理念的創新,就是在現有的行業改變競爭核心的能力,以及創造全新行業的能力。
在進入中國的時候,耐克已經樹立了創新者的形象。不過在普通中國消費者的眼中,特別是同時注重運動和時尚元素的消費者眼中,選購一雙耐克鞋還是一雙阿迪達斯鞋,他們并不能從創新的基因上作出判斷。也就是說基于企業理念的創新體現在產品上,耐克在中國做得還不徹底,并未與國際同步。
這一狀況有望得到改觀,“公司未來將加大對新興市場的開發,尤其是中國市場這塊蛋糕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菲利普·奈特在去年年終報告中透露出對中國市場的極大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