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為何擊中溫州鞋企老板?
“我們陳總連撲克都不會打,你說他會不會去澳門賭博?更何況他最近連香港、澳門都沒有去過!睖刂輺|藝鞋業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周耀華說。
周耀華口中的陳總指的是公司的董事長陳國榮。近期的一起溫州鞋企老板豪賭人均輸錢億元的傳聞把陳國榮也牽涉其中。此間,更有傳聞該公司已倒閉。盡管溫州市警方對此已辟謠,但時隔兩個月后倒閉之說再次被廣為傳播。
周耀華對《浙商》記者說,公司剛剛接待了一批來自重慶銅陵的考察團。
謠言的傳播路徑
2008年10月14日,溫州論壇“散講溫州”欄目上,一網民發布帖子提到有小店因有色金屬生意失敗而賣掉賺錢的店面,并在最后爆料稱,溫州一批鞋業老板在澳門豪賭輸了13億。原帖提到,“除了王振滔,其他在鞋都的大廠(老板),差不多都去了。(這些企業都是)人民路基本上可以看見的牌子!
帖子里提到的“鞋都”指的是溫州市鹿城區“雙嶼”一處的地名,因鞋廠云集而得名。而“人民路”則是溫州市中心最為繁華的路段之一。王振滔則是溫州鞋業龍頭之一奧康集團董事長。消息實際上把矛頭指向了吉爾達、東藝、泰馬和飛鴕等若干企業。
一周之后的11月21日,網民“游俠11Z”在溫州論壇“散講溫州”欄目上發了一條“聽說飛鴕鞋業倒了?”的帖子,向網民求證。
“‘飛鴕’老板在澳門賭輸1億元!贝稳罩形12時許,網民wedong-2006在該帖后跟帖。他還稱此消息來自“飛鴕”公司內部員工。隨后,該帖子瀏覽數達到8000多次,跟帖數有60多條。
兩個帖子吸引了眾多網民的眼球并被廣泛傳播。一時間溫州鞋業老板豪賭的傳聞傳遍了溫州的大街小巷,并迅速成為全國性話題。
12月份,“謠言”被當事的企業主獲悉。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在當月11日給溫州市公安局報送一份報告,要求制止不利于鞋革行業發展的謠言傳播。
在報告中,行業協會稱:“時值溫州鞋革行業整體處于困境之中,急需政府幫扶、社會支持之際,這種抹黑行業整體形象的流言無異于在傷口上撒鹽,更進一步加劇社會對溫州鞋革衰敗的恐慌心理,干擾制鞋企業的正常運營!
溫州市主管工業的副市長孟建新很快在報告上作出批示,“利用網絡散布不實消息,不僅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也易引發社會不穩定,不能任其蔓延,請公安機關予以查處。”
經查,最初一帖的發帖人系溫州市區小伙子王某。王某今年27歲,是名待業在家的大學生,平時喜歡上網發帖子。此前幾天他在中巴車上聽說由于經濟不景氣,一些老板為了翻身到外面賭博的謠傳。于是,閑來無事的王某就將此信息發到了網站上,帖子發布后被迅速瀏覽、轉發、跟帖,成為網絡謠言的最初源頭。
wedong-2006為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某鞋業網絡技術人員劉某,平素喜歡上網。據他稱,其發的帖子是從網上和同事那里聽來的,未經核實。溫州市龍灣區警方調查稱,“飛鴕”的老板近期并無出境記錄。
王某和劉某后被分別處以治安拘留7天和3天的行政處罰。
然而,此宗謠言造成的影響卻無可挽回。在溫州當地公安部門出面辟謠兩個月后,有媒體在一篇“調查報道”中再次舊事重提,聲稱“溫州吉爾達、東藝、飛駝、泰馬等幾家知名鞋企突然倒閉或面臨倒閉,有說法稱是因為幾家企業的老板到澳門賭博,總共輸了約13億元。”
一位被傳謠言的企業家
和周耀華一樣,吉爾達鞋業的副總經理徐宏真否認了董事長余進華近期有出入境的情況。徐宏真說,2月6日召開的當地區級經濟工作會議,幾乎所有謠言涉及的企業都獲得政府嘉獎,這就是對謠傳最大的反駁。
而在聽說《浙商》記者要去采訪,傳聞涉及的當事企業主之一的溫州泰馬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廖躍甚至取消了出門計劃,從半路趕回。
“‘突然倒閉’的說法是從哪里來的?”廖躍一臉憤懣,“我希望通過《浙商》雜志給企業作個澄清!
廖躍說,盡管企業的產品100%出口,但是企業今年一季度業績卻并不差。公司培育了兩年的一個新產品——安全鞋將大規模投產。在記者采訪的同時,也恰好有一批來自西班牙的客商到訪,考察安全鞋的生產狀況。
在廖躍看來,如果不是有謠言的影響,經營情況可能會更好些。在他的出口主渠道之一的中東,那里的建筑工人面臨著甚至60℃的高溫,在這種溫度下皮鞋踩在鋼板上都會軟化。而泰馬的安全鞋中有一款產品即耐300℃高溫的產品,準備在年內鋪開。
“謠言造成了我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比如說銀行的人一次次打電話來詢問情況,到企業來實地查看;包括供應商要求現金付款,影響了我們的資金運轉,也影響到了員工的情緒!
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辦公室主任吳圭圭也證實了廖躍的說法,“首先聽到謠言的是一家銀行和一家銀行的供貨商,然后他們就來問我們了”。
吳圭圭說,根據他們近期的一個問卷調查,去年的經濟衰退對于當地規模較大的鞋企影響并不大。“反倒是謠言的負面影響更大,雖然本地后來沒問題了,但是外面的人不了解情況!
據了解,事實上有溫州鞋業老板參與賭博之說并非是空穴來風,但是真正涉及者卻只有一家,即有關報道中所說的信甌制鞋有限公司突然倒閉,老板名為石建歐。但他也是多元化投資失敗后企圖靠賭博翻身,結果輸得更慘。
吳圭圭和廖躍向記者證實確有此事。“但是,這個老板也只是出去暫避了下,現在都已經回來了,也沒有謠言說的那樣逃跑了。而且這只是一家規模不大的企業。”廖躍說。
事實上,老板參與賭博并不是一個新的話題。早在幾年前,本刊就曾經做過相關的專題報道。針對很多人把賭博和企業家的“賭性”聯系起來、浙商大規模參與賭博的說法,廖躍表示了極大的不認同。
“參與賭博的企業家是有,但我認為用‘部分’來形容也是不準確的,這只是極少數!绷诬S頓了頓,反問道,“難道你覺得企業家都是賭徒?”
謠言為何襲擊溫州老板
針對各類謠言,財經作家吳曉波指出,“謠言是驚恐的另一個翅膀。它從一個角度顯示,市場和公眾的‘信心指數’已經瀕臨崩塌的邊緣!
溫州聚集了大量的制造企業,在這不景氣的時期,溫州的動向也是中國制造業的一個縮影。事實上,近一年來關于浙商的謠言可謂不可勝數:黃巧靈攜款潛逃、林東的暢翔網遭遇風投撤資……以至有浙商笑談,這年頭手機絕對不能關機,否則第二天的謠言中恐怕就有自己逃逸的消息(見本刊 2008年11月上評論《不可讓謠言害人》)。
在經濟衰退期間,謠言會打擊一個企業的資金鏈狀況,而從宏觀上說則會加劇緊縮程度。
“在這經濟寒冬,我們企業都在克難攻堅,增強信心,但謠言卻極大地影響了我們正常的生產運營。”徐宏真說,“說什么溫州人‘賭性’都很強,這影響到的恐怕不只是一兩家企業,而是整個溫州乃至浙江的產業。尤其我們是做國內品牌的,這樣的謠言嚴重影響了客戶對我們的信任度,破壞了我們苦心多年建立起來的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