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組建鞋業培訓學校 農民工免費學技能
“這讓我們有了學習技能的機會,不用千里迢迢到沿海去打工了!我們一定會珍惜這次機會的。”這是近日重慶紅火鳥職業技能培訓學校開班典禮上,當地農民工嚴超華向記者談到的切身感受。
經了解,他原來在福建一個企業打工,去年8月離開福建就回家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他聽朋友說在紅火鳥職業技能培訓學校不僅可免費學技能還可領工資,就打電話詢問,沒想到真有此事并通過了學校的審核,成為了首期培訓班的一員。
據悉,這是中國西部鞋都第一家制鞋職業培訓學校,由奧康集團重慶紅火鳥鞋業有限公司投資組建,致力于為西部甚至中國眾多鞋企培養“專業化、職業化”人才,特別是生產管理型和技術骨干型人才。
帶薪培訓,自主擇業 惠及西部農民工
農民工在該職業培訓學校培訓,無需任何費用,全部由企業無償投資,實行學員帶薪免費培訓的方式,改變了以往有償培訓或免費培訓的形式,讓學員在免費培訓同時,還享有薪酬待遇,達到或超過當地政府規定最低工資水平,并且鼓勵學員參加職業技能鑒定考證,取得合格證書者,考證費由學院承擔,這是企業培訓上的新突破。
培訓內容和形式上,由奧康大學生產技術學院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和專業操作技術人員結合實際授課,教學課程依學員的文化程度及個體差異設置,注重實用技術培訓和職業道德培養,增大技能實訓課程比重。同時,為能更好地服務農民工,照顧學員實際情況,采用“送教上門”的方式,在學員比較集中的鄉鎮或村莊進行理論培訓,在紅火鳥公司進行實際培訓。
學員結業后,就業實行雙向選擇,完全由學員自主擇業,既可優先留在紅火鳥和奧康其他下屬企業工作,也可憑借自己的一技之長,在社會或其他企業謀職,獲得較為可觀的收入和待遇。這樣就跳出了企業辦學,限制學員自由擇業的牢籠。
據了解,紅火鳥職業技能培訓學校首期培訓共開設了3個制鞋技術速成班,180名學員都是璧山本地返鄉農民工,他們將在一至三個月內通過理論與實踐操作,掌握基本的制鞋知識和專業技術。該校計劃今年開設20個班,培養1000至1200名學員。
提升技術,培養人才 實現三方均受益
據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透露,受金融危機影響,目前全國大約有2000萬農民工失業返鄉,這個龐大群體該何去何從的問題,引起了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他們積極號召各有關單位加大對農民工培訓的投入,改進培訓方式,擴大培訓效果,做好農村勞動力再就業工作。
作為農民工輸出地重慶,今年預測返鄉的農民工要比往年增加一倍。紅火鳥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的成立,引起了壁山縣當地農民與有關部門的強烈反響。
今年45歲的村民肖金剛聽說此事,急忙放下手中的活,向奧康紅火鳥趕來。從來沒出過省城的肖金剛說:“雖然我們壁山鞋廠比較多,但我年紀比較大,想找份工作很難,又沒有技術,去外地打工想都不敢想。現在可好了,在奧康這學到技術后應該就不用愁了。”臉上流露出對未來的憧憬。
縣農業局局長張復建說:“重慶是一個農業直轄大市,3000萬人有70%都是農民工,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和城鎮下崗職工、失業人員因缺乏技術無法順利再就業,而璧山作為中國西部鞋都所在地,眾多鞋企又迫切需要成千上萬的熟練工人,紅火鳥職業學校的開辦是壁山企業讓農民帶薪參加實用技術培訓的一個創舉,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白。希望學員們珍惜機會,爭取把本領學到手,來參與西部鞋都的建設,參與家鄉的建設!”
“中國西部鞋都工業園經過5年發展,目前引進有90余家制鞋及配套企業,建成投產企業50余家,五年來直接用工達2萬余人。2009年還將建成投產制鞋企業30余家,可吸納返鄉民工約1.5萬人。”奧康集團總裁、紅火鳥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名譽校長王振滔說到,“但是由于大多數農民工沒有一技之長,鞋企需要熟練工的需求也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滿足。開辦這所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就是想為制鞋業培養更多的技術人才,這樣也有助于提升鞋業產業鏈整體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