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廠技工:“鞋業界基本都在找工作”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還做每個月1000多元的工作,自己都過不了自己這一關。”一位在廣州打拼了十幾年的工廠師傅,失業后在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發出這樣的感嘆。來自白云區各大人才市場的數據顯示,隨著外來務工人員陸續返城,求職人數較元宵節前明顯增多。記者在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中心市場和南粵人才市場看到,在眾多年輕的面孔中,還有不少“30、40”大齡求職者也夾雜其中,這些大齡求職者普遍都上有老,下有小,求職的辛酸和承擔的壓力不言而喻。
電焊工華明月:
“第一次來人才市場”
2月15日,記者在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中心市場門口,見到了滿臉胡須的華明月,他是一位來自韶關始興的農民。42歲的華明月大半輩子在家里種田,去年下半年才到始興縣城一家五金廠做了幾個月的電焊工。
華明月從來沒有來過人才市場,這次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我不會寫字,也沒有筆。”華明月的臉明顯顫動了一下,對于眼前那些擁擠的求職者,他露出一絲不自在。記者幫他代填了兩份簡歷,華明月才進入人才市場。一個小時之后,記者在人群中找到華明月,他還沒有投出一份,他不知道該投往哪個單位,應聘哪種崗位。
和華明月一樣,姚先生也是第一次來人才市場,他說自己沒有學歷,不想進去,以前做建筑工作都是老鄉介紹的。記者向他解釋說,這里的人才市場并不需要多高的學歷,但姚先生還是沒有進去。
鞋廠技工陳先生:
“鞋業界基本都在找工作”
制鞋業是金融風暴對實體經濟沖擊最大的行業之一。“鞋業界,基本上都在找工作。”前來應聘的陳先生告訴記者,他從1999年就來廣州打工了,一直到現在,“以前開檔口,做鞋生意,2003年開始在鞋廠打工,在生產線上完成鞋子底部的一部分。”陳先生說,由于鞋廠是做外貿的,月底才有客戶過來,工廠也要月底才開工,所以趁這段時間出來找找機會。
建筑施工員呂鋒:
“全場沒有一個崗位”
2月18日,來自廣西玉林的呂鋒來到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中心市場找工作。去年,他在番禺做建筑施工員,由于沒活干,今年他得重新找工作。呂鋒想找施工員崗位,但在人才市場轉了一圈之后,他發現一個崗位都沒有。“可能是廣州房地產市場不好,從而引起施工員無工可施。”呂鋒琢磨著。在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中心市場一無所獲后,中午時分,他趕往了位于新市墟的南粵人才市場。
跟單送貨員黃明額:
“養家糊口真不容易”
來自廣西百色的黃明額初中畢業就出來闖了。“去年在汕頭一個大廠跟車送貨,廠里有5部車10名送貨員。”黃明額說,跟車送貨壓力不大,最辛苦的就是到了指定地點,沒有卸貨的工人,得自己卸。但由于經濟不景氣,黃明額不幸被裁。
在做跟單送貨員之前,黃明額還在海南做過保安,包吃住一個月900元的工資讓他覺得沒有前途。而現在,為了養家糊口,黃明額表示也可以考慮做保安工作。在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中心市場,黃明額想投簡歷給一家物流公司,但對方寫著要求大專以上學歷,這讓他很為難。在另一家實業有限公司攤位前,主管也因為他沒有保安上崗證而拒絕了他。
車間主管劉先生:
“一千多元不如回家做生意”
來自湖南株洲的劉先生在廣州打拼十幾年了,在一個印刷廠一干就是七八年,還做到了車間主管兼師傅的位置。但現在廠里效益不好,劉先生失業了。
“有一個廠要我去,開價2000元,但實地看了后,發現這個廠還沒有開工,車間沒人上班,估計是沒有業務,先儲備點人才。”劉先生最終拒絕了這樣的廠,但接下來的幾個廠開出的工資讓劉先生大跌眼鏡。“只有1300~1400元,太低了。” “如果實在無法在廣州生存,我就回家做小本經營。”劉先生表示。
電子廠普工姚榮成:
“半工半讀想學一門技術”
高中畢業的姚榮成,因為家庭困難放棄了學業,去年在深圳一家電子廠做普工,“每天工作十一二個小時,工資只有八九百元。”姚榮成不滿在深圳工作的現狀,決心來廣州找工。
“我也去過購書中心的韋博人才市場投過簡歷,但那里主要招技術人員。”沒有一技之長的姚榮成最終選擇去了白云區的人才市場,他說以后想半工半讀,學一門技術。
- 上一篇:黃磊夫婦穿情侶鞋宣傳話劇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