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機構巨額注資泉州鞋企
在當前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投資方多數采取了收縮戰線的策略,不過,就在近期,具有國際資本背景的香港某投資機構Z公司卻做出了一個驚人舉措:斥上億元資金,注入泉州鞋業。知情人士稱,這是全球金融風暴發生以來,本地產業界規模罕見的一筆巨額融資。
◎涉及金額上億元
上周,Z公司董事總經理張渺來到泉州,參加泉州寶峰鞋業有限公司全國經銷商的會議。在現場,張渺接受早報記者的采訪時,證實了注資寶峰公司一事,但對于具體涉及的金額卻不愿多說,只講明“合作資金將會分幾步到位,總投資有幾千萬美元”。依據業內人士推測,此次Z公司的注資將達上億元人民幣。
在當前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對于不起眼的拖鞋領域,Z公司做出這一投資決定確實非同尋常。對此,張渺表示,Z公司對寶峰公司的投資是經過各方面的深入研究后做出的決定,他們對這次投資的前景非常有信心。他認為,Z公司務實、注重共同發展的投資策略,使其在這次金融風暴中受到的沖擊并不大,因而在諸多國際投行、基金機構大規模收縮投資戰線之際,Z公司仍然保持了較強的投資業務拓展力度,尤其是在國內市場。
“資本市場的低迷對我們而言是一種機會,雖然在投資行為上會更為謹慎,但我們更看重企業的長期發展前景。因此,對于質優而有發展前景的領域,我們仍會大力投入。”張渺說,“我們非常看好寶峰未來在國內市場的發展前景,而泉州企業領導班子務實的經營風格、注重長遠發展的理念與我們公司的投資理念非常吻合。我們也非常欣賞寶峰鞋業為進軍國內市場所做的準備工作和努力。”
據寶峰公司董事總經理陳慶偉介紹,在選擇與Z公司合作之前,他們曾經與美國雷曼兄弟公司有過接觸,但是由于跟國外的公司溝通起來并不是很方便,后來決定選擇國內的公司,于是就有了現在與Z公司的合作。“因為他們對本土情況比較了解,在對未來市場的認識上與我們有很多的共同的語言。”陳慶偉說。
對于泉州民營企業來講,與風投結合,從中得利的并不僅僅是資金的方面。對很多泉州中小型企業來說,目前剛好處于發展的瓶頸期。風投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還包括國際化的人才,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品牌資源和渠道、上市后的推介等。對此,寶峰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六和坦然地說:“我們希望的投資者不僅要有豐富的資本市場經驗、雄厚的資金實力,還要有豐富的國內外市場運營管理經驗以及在資金和管理上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這確實不容易,拖鞋畢竟在大多數人眼里是傳統行業,我們又有如此高的要求。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機更增加了這件事情的難度。”
◎泉州制造業獲青睞
投資界有一句名言叫“只有退潮時,才知道誰在裸泳”。對于投資時機的選擇,張渺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認為,投資不能是隨大潮,從判斷一個項目的好壞來講,在經濟形勢好的時候,很多企業活得很好,這時候反而不容易看清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而在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投資者更能看清哪些企業的綜合素質好,所以這時候的反而是進行選擇的好時機。
從2007年開始,由于國內金融市場正處在高峰期,泉州的民營企業也備受風投公司青睞,不少風投公司來到泉州尋找合作。助推企業上市,從而獲取更多利益,是當時風投公司的投資目的。然而去年以來,金融市場的低迷讓人在短期內似乎看不到上市的有利前景。對此,張渺解釋說,對于風投公司來講,看好一個項目一定要有耐心,所以他們做的是長期的投資,而不是今天進去明天就出來的投機行為,合作后就有共同成長的準備,因此對于泉州的這次合作,他們已經有了四五年的等待計劃。對于泉州的企業,
張渺認為,泉州的企業具有刻苦、專注、勇于開拓的特點,這很不容易。而泉州的企業家敬業與開拓的精神讓他印象深刻。張渺透露,未來Z公司對泉州的投資將不僅限于一家企業,目前已有兩家泉州企業的合作洽談正在順利進行中。至于合作對象所處的行業及企業,張渺保留了答案,只透露“都是在制造業”。
◎泉企模式受推崇
相比國內其他地方,泉州的企業在全球性金融危機中感受到的壓力更小一些。去年底,在“上海金融投資和并購高峰”論壇上,上海盈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吳克忠在會上大力舉薦泉州企業的成長模式。吳克忠稱,中國民營企業有這三種模式:東莞模式,由于產品沒有定價權,企業面臨著倒閉的危險;溫州模式,企業靠低成本賺錢,產品以低價格占領市場,現在則將自己逼到了絕路;泉州模式,在全球性金融危機中感受到的壓力較小,而且可能利用這一次的機會把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
吳克忠說,泉州的企業一開始也是做貼牌加工的,無論是食品加工、制鞋,還是水龍頭、衛浴產品的加工。到了21世紀初,泉州企業的出口遇到一些挫折,這讓當時泉州的一些企業意識到光做OEM業務,風險很大,于是開始轉型創立自己的品牌,開拓國內市場。這幾年在泉州,很多做鞋的企業,原來是為國際品牌做代工的,后來開始做自己的品牌了。因此,在這一次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中,中國企業受到內外壓力的情況下,泉州企業有較好的抗壓性。他說,目前國內外的環境,對所有的制造企業都施加了一定的壓力,但是泉州企業經過這幾年的品牌發展,已經能夠用品牌來消化成本壓力了。
業內人士認為,一向比較低調的泉州民企,其成長模式突然成為風投公司關注的焦點,因此,近兩年到泉州的投資者隊伍中多了不少私募股權、券商。這些投資者、券商不斷被告知“你只要給我資本,我就可以把企業不斷做大”,而且市場低迷之際正是企業擴張的良機。
◎千億元“財富藍海”
2008年經濟形勢變化之曲折,中國大多數企業都始料不及。假如時間回到2007年底,人們很難想像到2008年的市場將會陷入如此境地。
在這次的全球金融風暴中,不少生產加工及貿易型企業受著利潤不斷下滑、市場萎縮的嚴峻考驗,大多數制鞋企業開始收縮戰線,經營行為趨向保守和謹慎。降低經營目標、降低預算壓縮開支、裁員、關閉生產線等成為一些企業應對這次金融風暴的辦法。然而,在這樣的大形勢下,寶峰鞋業卻做出了與當下市場形勢極不“相稱”的舉動。該企業在2009年便大張旗鼓地宣布全面進軍國內市場,在其推出的2009年市場拓展計劃中,光是在市場推廣方面就有數千萬元的預算。
對此,知情人士透露,是當前國內市場消費快速增長讓寶峰看到了進軍國內市場的機會。目前所有的行業競爭激烈,但是由于原來拖鞋太便宜,該領域成為“被遺忘”的角落,所以有潛力做大規模。隨著人們對生活品位的追求和提高,人們對拖鞋的材質、款式、品牌開始予以關注,拖鞋品牌化已成必然趨勢,拖鞋將成為需要進行產品更新換代的新行業。
有關方面預測,拖鞋品牌化運作將迅速催生一個高達1000億的“財富藍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