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業進入產業轉移時期
2009-01-13 09:31:20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皮革行業面臨著三十年來最困難的時期,國際國內經濟環境變化帶來的重重壓力,使中國皮革產業進入了“困難時期”,這是從行業各項經濟指標及調研的數據分析而來的結論。在這樣的環境下,皮革產業也必然面臨著許多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而且這種困難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度過的。
2007年及2008年上半年,我國皮革、毛皮及制品行業仍頑強地保持了“穩中略升”的發展態勢,生產較快增長,盈利水平有所提高,外貿依存度繼續降低;進出口平穩增長,貿易順差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具體到不同的行業,特別是出口情況可以說是苦樂不均。制革、皮革服裝毛皮及制品等行業由于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較大,出口大幅度下降,皮面皮鞋出口量七年來首次下降。部分出口企業的倒閉、外遷是市場優勝劣汰、資源成本、稅收及產業政策調整等綜合作用的結果,其本質是產業梯度轉移的必然過程。
去年以來,皮革產業悄然加快了向中西部地區及東南亞地區轉移的步伐。據了解,東南沿海特別是廣東省的企業轉移較多,但這種轉移是漸進的、試探性的,而不是連根拔起的遷移。轉移的方向,首選本省較偏僻的地區,其次是東南亞及國內臨近省份如江西、安徽、湖南或國內有一定產業基礎的地區如四川、重慶等。這些跡象表明,我國皮革產業經過近三十年的快速發展,目前已進入了產業轉移期。這無疑是行業共同關注的熱點,正確認識產業轉移的趨勢,在轉移中把握發展機遇是十分重要的。
歷史證明,皮革產業轉移是市場經濟規律的必然,也是產業自身為了尋求持續發展、調整結構、探索新發展模式的積極表現通過綜合分析,2008年我國進出口總額達到2.6萬億美元的規模,同比增長20%左右。2009年,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會繼續增加,國際經濟形勢的不確定因素增多,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可能進一步加深。但機遇仍大于挑戰。
受世界經濟放緩、美國金融危機惡化蔓延、國內經濟減速、人民幣升值、主要行業投資率下降以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等不利因素影響,去年以來我國出口增速明顯回落,企業利潤嚴重壓縮,貿易環境不斷惡化。從去年的對外貿易情況來看,我國進出口形勢總體是好的,但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短期內難以恢復,國際市場需求將繼續減弱。
產業轉移可以達到雙贏。我們有歐洲皮革業轉移的經驗可以借鑒,也有我國東南沿海承接轉移而獲得快速發展的經驗、體會。我們可以預計,我國東南沿海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是中國皮革產業的貿易、科研、信息、設計、研發和品牌制造及輸出中心,而轉移走的是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留下的則是是皮革產業附加值最高的部分。
目前,雖然產業面臨著諸多困難,但是應該看到,中國擁有豐富的原料皮資源、完善的產業鏈、巨大的加工能力,良好的加工技術及產質量以及13億人口的極具潛力的大市場,這些優勢是世界其他地區難以比擬的,再加上我國政府新近出臺的將皮革服裝、毛皮服裝等皮革制品出口退稅上調的利好政策,我國在未來20-30年間力爭成為世界皮革生產強國的目標依然有著雄厚基礎,對此,我們充滿信心。
2007年及2008年上半年,我國皮革、毛皮及制品行業仍頑強地保持了“穩中略升”的發展態勢,生產較快增長,盈利水平有所提高,外貿依存度繼續降低;進出口平穩增長,貿易順差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具體到不同的行業,特別是出口情況可以說是苦樂不均。制革、皮革服裝毛皮及制品等行業由于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較大,出口大幅度下降,皮面皮鞋出口量七年來首次下降。部分出口企業的倒閉、外遷是市場優勝劣汰、資源成本、稅收及產業政策調整等綜合作用的結果,其本質是產業梯度轉移的必然過程。
去年以來,皮革產業悄然加快了向中西部地區及東南亞地區轉移的步伐。據了解,東南沿海特別是廣東省的企業轉移較多,但這種轉移是漸進的、試探性的,而不是連根拔起的遷移。轉移的方向,首選本省較偏僻的地區,其次是東南亞及國內臨近省份如江西、安徽、湖南或國內有一定產業基礎的地區如四川、重慶等。這些跡象表明,我國皮革產業經過近三十年的快速發展,目前已進入了產業轉移期。這無疑是行業共同關注的熱點,正確認識產業轉移的趨勢,在轉移中把握發展機遇是十分重要的。
歷史證明,皮革產業轉移是市場經濟規律的必然,也是產業自身為了尋求持續發展、調整結構、探索新發展模式的積極表現通過綜合分析,2008年我國進出口總額達到2.6萬億美元的規模,同比增長20%左右。2009年,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會繼續增加,國際經濟形勢的不確定因素增多,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可能進一步加深。但機遇仍大于挑戰。
受世界經濟放緩、美國金融危機惡化蔓延、國內經濟減速、人民幣升值、主要行業投資率下降以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等不利因素影響,去年以來我國出口增速明顯回落,企業利潤嚴重壓縮,貿易環境不斷惡化。從去年的對外貿易情況來看,我國進出口形勢總體是好的,但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短期內難以恢復,國際市場需求將繼續減弱。
產業轉移可以達到雙贏。我們有歐洲皮革業轉移的經驗可以借鑒,也有我國東南沿海承接轉移而獲得快速發展的經驗、體會。我們可以預計,我國東南沿海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是中國皮革產業的貿易、科研、信息、設計、研發和品牌制造及輸出中心,而轉移走的是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留下的則是是皮革產業附加值最高的部分。
目前,雖然產業面臨著諸多困難,但是應該看到,中國擁有豐富的原料皮資源、完善的產業鏈、巨大的加工能力,良好的加工技術及產質量以及13億人口的極具潛力的大市場,這些優勢是世界其他地區難以比擬的,再加上我國政府新近出臺的將皮革服裝、毛皮服裝等皮革制品出口退稅上調的利好政策,我國在未來20-30年間力爭成為世界皮革生產強國的目標依然有著雄厚基礎,對此,我們充滿信心。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歐洲皮革化企利潤普遍下滑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