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下 鞋企協奏“特賣曲”
以往,“清庫存、大打折”、“節日特惠”這類的宣傳口號,大多出自零售商之口。而今,為了更快回籠資金,品牌商、廠家也舉起了“年底服裝特賣”這面旗幟。由此,身在服裝產區的泉州人,在采辦服裝、鞋子等年貨時,也著實得了回實惠。
那么,這些服裝特賣又是以怎樣的形式與廣大泉州人見面的呢?
模式一:服裝展銷會
隨著年關逼近及“淘寶”大軍的擴張,泉州服裝特賣市場頓時活躍起來,很多賣場的廣場或中庭等配套物業近期都劃出固定的區域,展開特賣活動。但與過去相比,如今不但名目變得更加“時尚”,服裝品牌商在注重“折”的同時,也更突出“展”的功效。
在泉州市區的新華都、石獅德輝廣場、服裝城等地,近來紛紛推出服裝展銷會,招徠顧客。記者了解到,春節前運營商在這些展銷會上打折促銷的同時,更會選擇在報紙、戶外投入廣告來營造氛圍。
一位服裝展銷會主辦方負責人介紹說:“現在活動已開始從單純的全場返券游戲轉向傾向打造有特色、有情趣的主題展賣活動,并組織國內服裝重要產區的一線服裝品牌參展。”
品牌集中起來進行宣傳,一起做特賣,在同一個地方堅持做下去,就能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固定的印象。而且眾多品牌服裝在特定的空間里展銷,可讓平時沒買過的消費者因為低折扣而有購買的沖動從而培養了潛在的消費群體。
據一位服裝業內人士介紹,這種形式的服裝展銷,產品基本為過季商品或者庫存商品,但由于一些品牌知名度高,且此類特賣會的折扣多為1—4折,還是挺吸引人的。
服裝展銷會一般是以開放式為主,人氣越旺越好。它是以市場為主導的一種商業活動。“在金融危機影響下,消費緊縮導致廠商銷售出現下滑。品牌商也希望通過特賣會清理庫存、回籠資金。”
另外,記者了解到,七匹狼等一些品牌則借鑒國外一些品牌廠家的做法,在其專賣店周邊開辦全年的品牌折扣店和特賣場,一年四季及時處理公司積壓的庫存。
模式二:廠商抱團聯盟
與以往廠商處理年底特賣會各自為政不同,今年泉州服裝打出了聯盟的旗號。位于東海的格林公司內,記者看到,與其結成特賣同盟的虎都、亞禮得、旗牌王等鞋服品牌也在格林公司內擺出了他們的特賣產品,以3—5折的低廉價格,吸引了眾多慕名而來的消費者。
據了解,這些產品基本上也是庫存貨,價格低廉,一雙亞禮得運動鞋僅售幾十元,旗牌王更是打出“最低19元”的促銷橫幅。
福建格林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建河說:“把這些定位不同的品牌,結盟起來進行特賣,可以實現資源共享:一來各個盟友企業的員工眾多,至少幾千人,整合起來,消費群體就很大;二來這個活動也為沒有時間出門的上班一族提供了一站式購物;三來這里的特賣產品物廉價優,契合務工人員的消費心理。”
據趙建河介紹,特賣會還將在各聯盟公司間巡回。“工廠內直接設點銷售庫存,保證了品質,加上采用了特賣的運營模式,明碼標價、統一收款,消費者會覺得比較規范,樂于接受。”他說。
為了不影響本廠員工上班,結盟企業進行的特賣活動一般被安排在中午和傍晚兩個休息時段。
模式三:優惠員工活動
與往年一樣,2008年年底服裝特賣也不少在自家廠內進行,但多數企業不約而同打上了優惠員工的旗號。泉州發達的民營經濟吸引著眾多外來務工人員。春節臨近,泉州服裝品牌紛紛推出優惠員工特賣活動,回報員工們一年來的共同奮斗。
在晉江青陽一家品牌服裝企業,記者看到,特賣活動現場吸引著眾多人員在搶購商品。該公司負責人介紹:“特賣活動只針對內部員工或者品牌會員,一般都需要入場券才能進入,但由于折扣低還是吸引了大量消費者。”他介紹,由于前來的消費者太多,公司大門甚至被擠倒,每天銷售額都達到了上百萬元。
一位業內人士介紹:“以前進行特賣的企業并不多,而服裝的庫存量也沒現在這么大。目前,市場對品牌折扣服裝的需求還是較強勁的。”
記者在現場看到,周邊不少人在廠門口徘徊,尋求入場券。“去特賣會買東西,不僅要趕早,還要下手快,”一位剛買完特賣服裝的人士說道,“辛苦了一年,剛好也領了大半年的工資,總得買點年貨回家。”
模式四:網絡直銷也好
在激烈的傳統渠道競爭中,經營成本無上限增加,經銷商、代理商的管理難題,國外品牌對商業空間的搶占,都困擾著很多本土服裝品牌的發展。
近來泉州品牌服裝開始啟動網上銷售,柒牌、七匹狼、卡賓、馬克華菲等知名服裝品牌企業紛紛涉足電子商務領域,通過網絡銷售產品。
業界分析,近年來,郵購銷售等新興的銷售方式逐漸在中國普及,紡織服裝企業對于直銷,尤其是網上銷售的關注度更是前所未有。他說:“當傳統渠道難以保持較高的增長率時,尋找促進銷售增長的新渠道將成為服裝企業追求的目標,自行建立直銷網絡或者借助互聯網零售商的平臺發展新渠道,都是服裝企業在未來渠道建設過程中不可回避的發展問題。”
一位企業負責人說:“公司已有針對性地開了網店,目前是為了清理一些庫存及斷碼產品。”他認為,網絡直銷只是定位為公司傳統的營銷終端的一種補充。在價格方面,因為沒有店租這塊成本在內,價格往往可以打到5折左右。
■相關介紹
鞋企協奏“特賣曲”
近年來,每到春節前,泉州服裝企業總會舉辦特賣打折活動,一來清理庫存,二來讓利員工,而運動品牌則較少舉辦。然而,在今年,運動品牌也紛紛加入到“年終特賣”這一市場。特賣現場也從往年的就在工廠內,搬到商品街或在大型商場內進行;而特賣的時間相比往年也有所提前。
據記者了解,從去年12月底開始,已經有特步、匹克、安踏、七匹狼、野力、貴人鳥、三六一度、亞禮得等品牌在本廠區或商業街上,以“優惠打折回饋消費者”的名義辦起特賣活動。
而到了今年元旦后,折價特賣已幾乎遍及每個運動品牌企業。對于特賣活動,一些上規模的企業并不愿多談。因為畢竟對一些品牌知名度較高并已被大眾所認知和接受的品牌來講,他們如果過多地宣揚打折特賣會,會有對品牌形象帶來損害的顧慮。因此,有些品牌的特賣活動也只限于在自己的廠區內做。
“只在廠區做特賣,一方面是我們在主要的商業街都有專賣店,而專賣店本身也有節前的優惠活動,在商業街租店鋪特賣怕影響專賣店的銷售;另一方面,對品牌形象的考慮也是一個主要因素。”某品牌的銷售人員說。
一運動品牌在近三年內都有舉辦特賣活動。該公司的羅先生稱,每年年終前的特賣,目的無非是“清庫存”和“變現”。一般較知名的品牌,單一個城市的特賣活動回收的現金就有四五百萬元。對有些小品牌來講,能回收一定數量的現款很重要,而對于大的品牌來講,通過特賣能收到的現款只是年銷售額的一小部分,特賣更重要的目的還是在于清理庫存,以便為來年減壓和騰出庫存空間。
羅先生所在的公司在前兩年也有做特賣清理庫存的活動,反響都不錯,因此今年他們多增加了特賣的場所。不過,場所雖然增加了,銷售額卻并不比往年增加多少。對此,羅先生稱,相比往年來講,主要是今年參與特賣活動的品牌增多的緣故。
在前幾年,有些品牌可能還有所顧慮,不愿太張揚地搞特賣,然而今年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只有手握現金才是硬道理。在本地,各大品牌都在自己的廠區附近大張旗鼓地辦起了特賣活動。而今年運動品牌特賣活動還有跟往年有所不同的現象,就是活動時間都提前了。“往年是春節前一個月開始進行特賣活動,現在則是提前了兩個月。”羅先生說。
■記者觀察
買尾貨,值得
像前文提到的杜先生那樣,“淘寶”一族在泉州漸漸興起來。業內專家認為,越來越精明的中等收入消費者不再停留在“中等品質、中等價格”的商品面前。消費者在購物時已學會精打細算,他們享受著淘到物超所值的東西時的那種刺激。
但這一切,并不是因為消費者吝嗇或者買不起。
杜先生就表示,目前收入雖然沒有明顯變化,但“寒冬”的感覺如石壓心,鞋服等日常用品少不了,那采購時“價廉物美”當然是首選。
據了解,籠罩全球的金融海嘯已深刻影響到了傳統行業,伴隨經濟危機緊縮的是消費者購買力的下降,民眾收入很難增加,許多家庭都改變了原有的消費習慣,更注重經濟過日子。原來熱衷購買奢侈名牌的消費者,也正悄悄開始選擇經濟實惠、價廉物美的高性價比的折扣品牌。
業內人士認為,一般而言,泉州服裝產品大約有30%是暢銷貨,50%屬于平銷貨,而20%屬于滯銷貨,這20%的滯銷貨就成為年底打折商品最大來源。他說:“這些商品質量一般都沒問題,而且都按成本價出售,還是值得購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