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鞋業董事長許景南當選“泉州市杰出經濟人物”
歷時8個月,經過多輪評選,“海西驕子·名城之光——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泉州市杰出經濟人物和優秀人物”揭曉,并于09年1月6日在泉州音樂廳舉行了盛大頒獎典禮。我司許景南董事長以其非凡的“國際化視野”和“關注民生樂善好施”的時代精神贏得廣大評委和民眾的支持,成功當選“杰出經濟人物”,泉州市委副書記黃少萍為許董頒發了新年第一個獎杯和獎牌。
改革開放三十年,閩南人靠著“愛拼會贏”、“會拼敢贏”的時代精神,演繹了一段催人奮進的創業史。他們敢立潮頭,開辦工廠,爭創品牌,在泉州這片閩鄉熱土上抒寫著改革開放的宏偉篇章。他們或是對泉州經濟社會發展的變革作出杰出貢獻,或是所創辦或領導的企業在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市場創新等方面具有重大突破,或是在國內外行業中具有相當經營規模和號召力,或是思維具有前瞻性,行動具有示范性,推動了社會的和諧發展。許景南作為體育用品行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在品牌發展戰略上,他高瞻遠矚,推動了NBA與中國籃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關注民生方面,他至始至終懷揣一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良善之心,廣做善事。

品牌戰略,高瞻遠矚。
1989年到2008年,匹克整整走過了二十載春華秋實。這二十年里,許景南躬耕奮戰,帶領匹克團隊,一路披荊斬棘。在他的帶領下,匹克實現了從貼牌加工到自主創牌、從本土化品牌向國際化品牌、年銷售額從數百萬到十幾億的大飛躍。二十年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許景南如數家珍。
改革開放,讓世界走近中國,也讓中國走進世界。許景南深諳,只有走出國門,才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于是,在國內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大環境下,匹克把專注于國內的視角轉向了世界。
2005年,匹克正式啟動品牌國際化戰略,頻頻與國際籃聯、NBA、澳大利亞男女籃等接洽,并達成長期合作關系。在這期間,匹克冠名贊助的澳大利亞女籃一舉奪取06年世錦賽冠軍,匹克品牌引起了更多籃球運動專業機構的關注。他們主動登門拜訪,尋求合作。07年和08年,各方面都日臻成熟的匹克開始全面進軍NBA,在短短兩年時間里,匹克先后成為NBA、WNBA、網隊等的合作伙伴,并簽下包括基德、阿泰斯特等在內的七位球星,創下了前所未有的簽約規模。匹克用一系列令人感嘆的數據踐行著“讓世界穿上中國鞋”的承諾。
匹克與NBA的零距離接觸,也使中國的籃球愛好者,更近一步熟悉NBA的文化,享受NBA的各項活動和訓練計劃。同時,NBA也借助這樣一個平臺,頻頻來華開展活動,積極融入中國的文化,與匹克共同推動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
2007年12月,許景南被泉州市政府授予“2007營銷創新經濟人物”,評委會給予他很高的評價,認為他推行的國際化營銷模式,即品牌帶動銷售,外銷促進內銷的匹克模式,開了行業之先,成為泉州其他企業效仿的楷模。泉州是民營企業的聚集地,也是中國鞋企之鄉,代表著民族鞋業發展的整體實力。匹克是泉州鞋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的NBA官方合作伙伴,這對中國體育營銷事件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在這之前,中國體育用品制造商,在贊助國際頂級賽事方面,經驗極其有限。
此外,許景南在支持國家科技建設方面,也是一馬當先。匹克二度與中國航天攜手,除了運用航天高科技打造專業化產品之外,更是緣于許景南對祖國航天事業建設的一顆赤子之心。

關注民生,樂善好施。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出自古代名人范仲淹的名句,然而許景南也擁有同樣博大的胸懷。這一點從他十幾年所從事的慈善事業可以看出。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匹克公司才成立短短幾年時間。對于新生的企業,銷售、生產不穩定,資金周轉出現暫時性困難,都是正常的現象。然而就是在最困難的時期,許景南始終把工人的生活需求和對學校的慈善贊助放在了首要位置。泉州七中的黃作元老師說,許景南是贊助七中教育事業的第一人,九十年代初有一段日子,匹克的資金周轉出現了暫時性困難,許景南卻沒有中斷他的慈善事業,而是通過銀行貸款把善款送到了學校。他表示公司有再大的困難,員工的生活問題和學校的慈善事業始終要擺在第一位。
十年過去了,他對慈善事業的熱情一點沒有降低,反而不斷地升溫。從1998年的抗洪救災到現在,先后成立了“許景南先生助學基金”、“三千萬慈善基金會”等,許景南在慈善事業上,投入許多財力和物力。2008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今年的雪災和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匹克在第一時間響應政府號召,捐款捐物獻愛心。同年12月5日,許景南被國家民政部授予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捐贈個人”,這是對許景南十幾年來慈善成就的最高褒揚。然而“關注民生 樂善好施”的許景南,他的愛心慈善行動并不會就此止步,而是向著他所提出的“一個億”目標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