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行為、行動合一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行為不一定是我們預先就計劃好的行動,行為和行動常常是分離的。一個優秀的員工,他不僅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更要對自己的行動產生的后果負責。
在企業的管理中,企業目標的實現,員工自身價值的反映,表現在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中就是行為和預想的行動統一。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一個人的行為在無意間觸犯了法律,最后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我們能夠說這個人本身的意愿就是觸犯法律嗎?不能。常常地,我們很多人都知道某些事不能做,但是因為行為和行動計劃不統一,在行動的表現上,出現遠離計劃的行為。
因此企業員工、管理者必須使自己的行為和行動相統一,這樣才能使企業向著他預定的目標前進。對一家優秀的企業、一個優秀的企業管理者、一個合格的企業員工來說,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秀的行動力是企業成功的關鍵,企業管理者取勝的關鍵,員工實現自身價值的關鍵。
在工作中,很多人忽視自己的行為,認為這是自己生活習慣。但是當我們行為中不好的一面在工作中出現時,它產生的影響不僅僅是個人,而是企業整個集體。企業、公司的管理者在管理企業、公司時,他們的任務是把握好企業發展的航標,對企業的遠景規劃、宏偉目標做重要決策,而對企業員工來說,他們的任務就在于把企業、公司的決策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如果企業公司的管理者在自己的行為或行動上出現偏差的話,那么企業、公司的前景也會出現偏差,并影響到企業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如果企業員工在實際的工作中總想著私事,不安心工作,那么不僅企業、公司的目標不能實現,最終還會使自己失去已有的工作。
在近期的培訓中,有一講專門探討企業的行動力,固然在目前的企業管理中,行動力不僅是企業實力的表現,更是企業在行業中占穩市場的關鍵。但是當我們把行動具體化之后,實際上就是企業管理者、員工的行為力。不忽視企業的行為力也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
在我國,很多企業、公司的生存周期并不長久,是他們的行動力不行嗎?這只能是原因之一。我們知道,在我國,開辦企業、公司的人都是有頭腦的,前期的行動并不差,但是為什么兩三年之后他們就消失了呢?一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的企業行為發生了與計劃相左的偏離。遠景和近期目標很難配合,出現目標遠大,近景糊涂。比如有些新開企業、公司,剛開始就不在行業內練內功,而一味地想著怎樣走捷徑,盡快牟取利潤,違法犯罪行為時有出現,結果也就可想而知。
- 上一篇:做好下屬的十五條金典
- 下一篇:4招破解職場女性的“27歲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