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鞋類市場有待開發
俄羅斯鞋類市場的飽和率為70%,這一市場還存在很大的開發潛力。目前,俄羅斯鞋類市場上充斥著大量非法生產和進口的產品。據專家評估,2007年包括“灰色”領域在內的俄鞋類市場總量擴增了15.1%,銷售總額達到4350億盧布。
如今,俄羅斯鞋類市場還主要是以進口產品為主。根據2007年的統計資料,俄本國生產商僅能滿足市場需求的10%,該指數甚至比2006年還要低。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鞋類產量的官方數字比市場上的實際數量少近一半。而2004年俄市場上冒牌、偽造的鞋類產品占據了市場的2/3強。
男鞋在俄羅斯鞋生產結構中依舊占據首位,2007年其在俄鞋類總產量中所占份額達45%。這是因為訂購男鞋的主要是國家機關,例如武裝力量和內務部;占據俄鞋類總產量第二位的是女鞋,第三位是童鞋。但值得注意的是,這與鞋類銷售結構具有很大差距,2007年俄鞋類市場銷售總量中排在首位的是女鞋(近50%)其次是童鞋,最后是男鞋。
目前,俄羅斯鞋類生產和加工主要集中于中央聯邦區(40.4%)和南方聯邦區(30.5%)。2007年俄羅斯最大的鞋類產品供貨商是中國,在俄鞋類進口總量中占82%,在進口總額中占到了71%。價格低廉是中國產品的主要競爭優勢。意大利、土耳其和德國也是重要的鞋類生產商。
近3年來,俄羅斯鞋類市場的主要趨勢是呈現出“凈化”狀態。2004―2007年俄鞋類市場銷售總量中假冒偽劣產品的份額減少了20%。
總的來看,俄羅斯鞋類市場過于封閉,鞏固性差,人們對其缺乏了解。據悉,目前在俄鞋類市場排名前十位的大型生產商中沒有一家能夠占據該市場1%的份額。此外,俄羅斯鞋業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俄本國的知名品牌太少。實際上,全國知名的品牌只有“Ecco”和“Ralf Ringer”,在西伯利亞地區較為知名的品牌是“Вестфалика”。在俄鞋類生產中原料也是一個難題,俄本國生產缺乏高質量的配件,無疑增加了俄國產鞋類產品的生產成本。
未來兩年,俄羅斯鞋類市場的增長率仍將繼續下滑,按照現在的市場飽和程度來看,2009年俄鞋類市場總量的增幅將降至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