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皮具之都獅嶺:30年成就區域經濟品牌
廣州花都獅嶺的皮革皮具業始于上世紀70年代,有近30年的發展歷史。從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獅嶺鎮黨委、政府因勢利導,不失時機地改坊為廠、引廠入園、集行成市,實現了產業和市場由點到線、到面的“三級跳”。目前,獅嶺已形成了集皮具設計、生產、加工、銷售、運輸、信息交流相配套的產業集群體系,并成為全國主要的皮具生產基地和皮具原輔材料集散地之一,并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聯合授予“中國皮具之都”的稱號,2006年被確定為廣東省皮具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經過近30年的發展,獅嶺鎮皮具產品已占據廣東省60%、全國30%以上的市場份額,皮具、皮革交易總量居全國第一,在國際上,獅嶺制造的皮具產品占歐洲中低檔皮革箱包市場50%以上的份額。花都獅嶺是如何在短短30年的時間里發展壯大的呢?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花都獅嶺鎮全泰源書記。
從小作坊到全國最大的皮具產業基地
全書記介紹說,獅嶺鎮皮革皮具產業起始于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繁榮于90年代中期,從剛開始的家庭小作坊模式發展成為現在世界知名的皮革皮具生產、銷售、研發基地,并已形成集皮具設計、生產、加工、銷售、運輸、信息交流相配套的產業集群體系,成為全國主要的皮具生產基地和皮具原輔材料集散地之一。
如今的獅嶺擁有皮具生產廠家3500余家,原輔料商行5000余家,從業人員20余萬人,年產皮具產品5億只,年產值近120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0%,是全國最大的皮具產業基地,產品銷往世界五大洲的法國、英國、美國、意大利、日本、俄羅斯、東南亞以及南非等136個國家和地區。2002年,獅嶺鎮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聯合授予“中國皮具之都”的美譽,2006年被確定為廣東省皮具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中國皮具之都”和“獅嶺制造”不僅在國內產生了巨大影響,而且在皮具業發展處在頂尖地位的法國、意大利、美國等歐美國家也有較高的知名度,每年都吸引了大量采購商和品牌廠家前來進行商貿洽談。
名牌皮具成為獅嶺的新“名片”
全書記說,獅嶺鎮以“企業積極創,商會大力推,政府努力牽”的方式,為企業創品牌提供適宜的環境,大力支持企業創品牌。目前,獅嶺皮革皮具產業已有中國馳名商標1個,中國名牌產品1個,廣東省著名商標1個和數個廣東省名牌產品。同時,集體商標“獅嶺皮具”在有效的宣傳和推廣下,在行業內也取得了較好的口碑。
通過“奧康”、“保蘭德”、“斐高”、“華尼”、“路達思”、“天寶”、“蒙娜麗莎”等國內知名品牌,和“夢特嬌”、“皇冠”、“鱷魚”“金利來”等國際知名品牌代理經銷商在獅嶺的集聚,使獅嶺成為了全國皮革皮具行業品牌最集中的地區,極大地提升了獅嶺皮革皮具產業集群的競爭力。
獅嶺鎮黨委、鎮政府在引導優秀企業創品牌、引進國內國際名牌企業的同時,還開拓思路,積極推動“一村一品牌”創建工程。2008年,獅嶺鎮各村開展了創建皮革皮具“一村一品牌”工作,其中聯合、益群、合成村三個村率先在全鎮各村中注冊了“百舸”、“合寶”、“群達”村域集體皮具商標,現已有4家企業簽訂協議使用村域集體皮具商標。
進入新世紀以來,獅嶺鎮在引導皮革一條街不斷發展的基礎上,于2000年開發建設了全國最大的皮革皮具專業批發市場——獅嶺(國際)皮革皮具城。截至2007年底,皮革城內已有2200余家批發商進駐,經營范圍涉及各類皮具原輔材料、皮具產品和縫制機械設備,日平均交易額超過2000萬元,是廣州地區四大專業市場之一、廣東省重點培育的流通龍頭企業。
以七大優勢發展箱包產業
經過多年發展,獅嶺皮革皮具產業現已逐步形成了專業市場培育充分、產業鏈較完整、原輔材料交易高度發達、區域品牌影響力廣泛、生產基地與專業批發市場協調發展、政府高度扶持、行業協會認同等七大優勢:
一、市場培育充分。在企業數量、生產規模、產業集群的集聚方面都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在市場集中度方面具有很強的典型性,具有較高的國際知名度。
二、產業鏈較為完整。現擁有從原材料加工到皮具貿易、皮具服務一條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包括皮具制造企業的上、中、下游企業都在獅嶺得以快速發展。
三、原輔材料交易高度發達。涵蓋了真皮、人造革、皮革輔料和五金配件等,為皮具企業生產提供了短距離、快速配套。企業能夠做到在“中午接訂單,一至兩小時內完成配料單,下午完成采購投入生產”。如此強大的配套能力是其它區域無法與之相比的。
四、區域品牌知名度高,影響力廣泛。“中國皮具之都”和“獅嶺制造”不僅在國內產生了巨大影響,而且在皮具業發展處在頂尖地位的法國、意大利、美國等歐美國家也有較高的知名度。
五、生產基地與專業市場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六、政府扶持高效有力。
七、行業協會和業界的認同。
讓人才成就發展
全書記還向記者介紹說,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而沒有人才就一定不會可持續發展,所以獅嶺鎮黨委、鎮政府十分重視專業人才的儲備,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大力引進設計、生產管理、營銷等方面的人才。獅嶺鎮制定各種優惠措施,并創造了寬松的生活環境和優越的工作環境,吸引了大量高素質的皮革皮具、化工、設計等專業的本科畢業生進入獅嶺皮具產業基地實習并扎根下來創業。
二是積極與北京皮革學校、廣州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等學校合作,在獅嶺成立專科培訓學校,培訓生產一線的車位熟手、設計等方面的人才。據2007年不完全統計,獅嶺鎮專業學校每年招生2000人以上,各類專業培訓機構每年為獅嶺培訓人數超過15000人。
三是加強勞動力的職業培訓。通過“中國輕工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培訓基地”、“中國皮革行業技能培訓(獅嶺)基地”、“北京皮革工業學校(獅嶺)分校”等“兩基地一分校”等培訓教學點,積極培訓設計研發和技能技術等人才。近三年來,共為產業的發展輸送了25000多名各類技術人才,大大地提高了勞動者的綜合素質。
在當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獅嶺鎮皮具產業發展正面臨優化升級的重要階段,面對存在的問題,如何突破瓶頸,謀求發展,實現“獅嶺加工—獅嶺制造—獅嶺創造”的跨越,正確定位顯得猶為重要。
根據自身發展狀況,他們正結合政策經濟環境,確立了產業發展定位:由中低端皮具生產基地向中高端生產基地演進,由單純生產基地向產業集群轉化,逐步發展成為產業品牌集群,最終實現總部經濟。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全力打造皮具品牌市場和時尚創意中心,不斷豐富并提升“中國皮具之都”的內涵,把“中國皮具之都”打造成“世界皮具之城”。
- 上一篇:皮革座談會:皮革行業前景仍舊看好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