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贖溫州民間探礦資本
去年春夏,溫州民間資本對金屬礦產的投資達到了一個高峰,然而未等這些民間資本獲得回報,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宏觀緊縮與國際金融危機,讓這些民間資本深套其中。眼下,一場自救行動正在進行中。
救贖溫州民間探礦資本
樂清虹橋的侯先生就有這樣的心態。雖說他后悔去年春天拿了幾十萬元,投資到貴州的鋅礦上,但是他認為金屬礦產投資的冬天不會持續太久,“目前銀根已開始放松,我所投資的鋅礦應該不再有資金周轉困難。”
今年第三季度,受宏觀緊縮政策與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影響,侯先生投資的鋅礦難以從金融機構融到資金,一度出現資金鏈緊繃。“目前礦井才打到180來米,按勘探數據,礦井打到200米以上可能出礦,如果銀根不放松,很快就會缺乏資金繼續打礦井,前期投入的錢都會打水漂,”侯先生坦言。
侯先生還說,目前市場上金屬價格低迷,即使其投資的鋅礦開始挖出礦料出售,也不抱太多賺錢的希望。
難采的金屬礦
像侯先生那樣,今年在金屬礦產上遭遇后續資金難題的溫州投資者有不少。“我們樂清很多投資金屬礦產的人,目前都碰到后續資金緊缺的情況,”侯先生透露。
在云南投資銅、金、鋅等礦產數億元的溫州人W先生也透露,其所投資金屬礦產的周邊地區,有數十個金屬礦由溫州人投資,目前大部分遇到后續資金瓶頸。
記者還了解到,民間資本投資金屬礦產較多的平陽、蒼南、瑞安及鹿城,均有不少投資者出現資金短缺問題。“今年夏天以來,到我們協會尋求資金的礦產投資項目,僅介紹資料就有這么一大疊,”平陽縣投資協會秘書長施克華指著辦公室書柜上的一大堆黃色牛皮紙文件袋說,“當中平陽本地投資人的礦產項目有20來個,其中大部分是金屬礦產項目。”
“今年下半年,向我們咨詢有關金屬礦產股權轉讓、投資糾紛等問題的溫州投資人在大幅增加,”身兼溫州市投資協會秘書長的浙江天白律師事務所主任鄭效軍表示,今年以來向他所在的律師事務所咨詢的相關案例已多達20來起。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掌握的數據也不容樂觀。“今年以來,我已接觸到幾十位后續資金出現困難的溫州投資者,特別是8月份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后,有資金困難的金屬礦產投資者明顯增多。”周德文還透露,溫州的金屬礦產投資者中,后續資金有困難的不乏一些去年才大舉進入的溫州大中型企業。“一家在廣西投資有色金屬礦產的鞋企,目前也遇到資金瓶頸,難以全面勘探與開采所買下的礦產。”
記者也獲悉,溫州鞋服領域也有數家知名企業在投資金屬礦產中遭遇后續資金緊張的狀況。去年初,一服裝企業與在云南的W先生合伙成立礦業公司,先后投入資金買下了數十個金屬礦產的探礦權,礦區達上千平方公里,但目前因后續資金的問題已陷入困境, “如果再過一兩個月還找不到資金,就無法繼續堪探了,”W先生很無奈地透露。
至于有多少溫州資本投資的金屬礦出現后續資金問題,相關知情人士均表示“無從統計”。不過,據了解這些資金大多是炒房成功退出后再選擇了金屬礦產投資的。
業內人士稱,投資一個有色金屬礦一般需要3000萬元,比幾百萬元就可投資一個煤礦,資金要求高多了。
接受采訪的數位業內人士均稱,溫州資本投資金屬礦產的高峰期是去年上半年。當時正值金屬價格高位時期,從金屬商品期貨走勢看,去年上半年銅、鋅、鉛、金等金屬的價格都處于相對高位,當時滬銅、滬鋅價格分別在每噸7萬元左右與3萬元左右。“由于市場上的金屬價格高企,致使去年金屬礦的要價也非常高,”W先生表示。
轉眼,金屬價格今非昔比,特別是在今年8月份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后,銅、鋅等金屬價格一路暴跌,滬銅期貨一度接連10多個跌停,金屬價格與去年高位比,跌幅幾乎都超過了50%,像銅與鋅,目前期貨價格每噸分別只有3萬余元與9000多元。
“市場上金屬價格暴跌后,金屬礦產也隨著大跌。在當前經濟不樂觀情況下,金屬要想重新走牛,看來需等上幾年,”樂清的侯先生略顯失望地說。
顯然,即使中央已放松銀根,投資礦產的溫州資本再融資也變得容易一些,可是想要從中賺到錢,可能需要一個更漫長的等待時期。“溫州資本投資的金屬礦產大部分是高位接手的,”一位熟悉溫州資本礦產投資的人士指出。
復制炒煤惹了禍
有專業人士稱,溫州資本在此輪金屬礦產領域大范圍地馬失前蹄,投資策略失當是其中關鍵因素。
記者了解到,此輪金屬礦產投資中,投資者多是復制炒煤、炒房策略,即發現有潛力的投資項目,傾全力將項目拿下,等達到自己的獲利目標,就適時選擇離場。
“去年,我們對金屬礦產投資進行分析,認為按當時的金屬價格去投資礦產,會有非常不錯的回報,于是公司將絕大部分的資金都買了探礦權,只留了很少的備用資金,”W先生回憶去年初的決策時眼神中閃現著憂慮。
相關人士表示,有色金屬礦產投資不能與炒煤、炒房采用同樣的策略。投資金屬礦產,若只買了探礦權,后續還需投入大筆資金探尋礦產;如果買的是已探明金屬礦,仍需大筆資金投入開礦井及建造選礦廠。“選礦廠可以不建,但是投資回收期可能就會延長數倍時間,這是因為金屬礦存在品質不一的問題,不進行選礦,礦產就可能賣不上好價,”在礦產投資上較有經驗的施克華指出。
據了解,一般情況下,一個金屬礦需建造一個選礦廠,投資一般在上千萬元,一些大型金屬礦,一個選礦廠可能要投資兩三千萬元。
施克華還指出,如果投資金屬礦產,投資者買的僅僅是探礦權,那后續投資可能是個無底洞,“我熟悉的一個蒼南投資人,花了幾十萬元買了云南一個鐵礦的探礦權,在當地地質大隊做后盾的情況下,一年下來傾其家族所有資本1000多萬元,也尚未能找到礦產。”
天信集團董事長陳開云,在江西買下兩個金礦探礦權,按相關地質數據,以為只需投資數百萬元就可以找到金礦,事實上其中一個金礦投資了1800多萬元,勘探兩年多才找到礦脈,而另一個投入數百萬元的金礦,目前已探尋了一年多,未找到礦脈。“我早年做過煤礦,對礦產投資有所了解,盡管我也看好金屬礦產投資,但沒有盲目投資,只是先投資幾百萬元勘探,走一步看一步,來決定是否再繼續投資,”陳開云以略帶提醒的口吻說。
金屬礦產的品質優劣不像煤與房子那樣容易區分,需專業人士進行化驗分析才能分辨出。再者,金屬礦產基本處于數百米的地底下,如果了解不到探礦初期的真實數據,很有可能會投資失誤。
記者了解到,在此輪金屬礦產投資中,許多溫州資本鮮有深入地去了解金屬礦產投資的相關情況后而做投資的,大多是只看一些勘探報告上的數據,未請專業人士分析就買下礦產。正因此,此輪投資中,不少溫州資本買下的金屬礦產其品質并不是很好。
“國內很多金屬礦礦產品質都很一般,在去年金屬價格高位時,開采有利可圖,但按當前的金屬價格投資,根本無法獲利,”施克華表示。
同時,不懂得請專業人士對相關礦產報告進行分析,導致部分資本買到的是一些被“包裝”過的金屬礦。“自今年以來,我這邊就收到這么多從全國各地發過來的礦產項目轉讓報告,許多礦產項目的數據都非常好看,但經專業人士一推敲,發現這些數據是經過巧妙‘包裝’的,”周德文指著辦公室墻角堆得半米高的資料說。
有知情人士指出,這些經過包裝的金屬礦產大多處在貴州、江西、安徽等省份,由于這些區域的地質結構原因,導致許多金屬礦屬“雞窩礦”,即礦脈分布隨著地質斷層而斷層,導致礦床分布過于分散。“如果有人買到了‘雞窩礦’,那風險是非常大的,盡管一些‘雞窩礦’品質也非常好,但是因其礦產分布不集中,單礦產量不高,開采費用將會很高,”施克華指出。
11月26日央行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和利率,對溫州的金屬礦產投資資本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但是,由于金屬價格的低迷,需要投資金屬礦產的溫州資本進行一場自我救贖。
采訪中,記者發現,那些有資金需求的金屬礦產投資者,早已開始自救。像W先生,其在金融風暴席卷全球后不久,就開始不停地參加各類股權投資洽談會。同時,他還委托深圳、上海的企業家朋友尋找買家,計劃將公司部分股權或探礦權出售給一些較有實力的國企,“一些好的國企,就是在目前經濟低迷時期,往往也會有較充沛的資金,向他們出售部分股權后,公司的長期運轉也有保證,”W先生坦言。
周德文也透露,其所了解的那家在廣西投資金屬礦而出現資金困難的溫州鞋企,目前也在積極尋求新資金,在探明礦產的情況下愿意出讓其部分股權,“這家公司來找我,目的就是希望通過我在省內外的關系網尋找買家。”
記者還了解到,那些有資金需求的中小規模金屬礦,更多的是在溫州本地尋求新資金,像平陽的一些金屬礦投資者,最近陸續邀請本地一些有投資意向的商人去實地考察。同時,溫州的部分金屬礦產投資人還采取“金字塔”式的模式籌集資金,即將所投資的礦產股權分成數份,由部分有實力的投資者認領,而相關認領人則還可以將自己的股權再進行細分,讓更小的投資者加入。
有關法律界的人士指出,盡管上述這些金屬礦產投資人將股權細分可以籌集到資金,解決燃眉之急,但是這種方式也有比較大的后患。“一個礦小股東過多,容易產生各類糾紛,”鄭效軍指出。據了解,采取“金字塔”式模式籌資后,部分金屬礦的股東多達上百人,而最小的一筆投資可能僅5萬元。
有近20年金屬礦產開采經驗的溫州建設集團礦山工程公司工程師林上國則認為,如果一個金屬礦已經勘探明有比較好品質礦產的,不應該因資金問題在這個時候出讓股權,寧可縮減礦區人員(留住最主要的人員),等待市場變好一些時再融資開采,“那時不僅股權出讓賣得起價格,而且礦產的價格也會賣高得多。”
但是,被溫州金屬礦產投資領域稱為專家的林上國指出,如果溫州資本買到的是一些經過包裝的金屬礦產或者“雞窩礦”,應盡快轉讓出去。不然,陷在其中的資本不僅很難升值,而且即使等到將來金屬價格重回高位再開采,獲利也會非常有限。
林上國還提醒,由于金屬價格暴跌,國內市場上又會出現再包裝的金屬礦要轉讓,此時溫州資本選擇投資金屬礦時,更應重點分析最原始的地質資料,以及邀請專業人士到實地考察,謹慎甄別后再做判斷。
鄭俊杰/文
[相關鏈接]
金屬礦產投資小秘笈
為給欲介入金屬礦產的投資者以經驗借鑒,記者綜合了相關金屬礦產投資領域資深人士的建議。以下是幾大注意事項:
1.按照自己的資金規模,確定投資金屬礦產規模。此時要準備總資金規模的1/3左右作為建造選礦廠等后續準備資金。
2.選定投資的金屬礦,請專家到實地查看,收集所投資金屬礦的地質資料(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地質資料最可靠),然后邀請專家協助分析有效探明儲存量。
若所投資的金屬礦已打井取樣的,請專家分析相應的礦產樣品品質。同時,不要只看一個礦井的樣品,要分析多個礦井的樣品,如有可能尋找一個礦脈上的樣品進行分析。
3.分析所投資金屬礦的礦石銷售半徑,即附近有無相關冶煉企業。如果銷售半徑過大,成本將大幅提高。
4.了解當地的基礎設施,包括水、電、路狀況,如這些設施尚未配套,投資成本可能要增加很多。
5.了解當地投資環境,一些省份對投資金屬礦產有優惠措施,像四川;而也有些省份對金屬礦產投資管理比較嚴,如貴州等。
除了上述投資前的準備,相關專業人士還指出,投資金屬礦產不建選礦廠是一種不可取的方法,因為國內的金屬礦大部分是品質一般的礦產,需選礦后方能賣個好價格。
除此之外,在建造選礦廠時也需注意一些細節,建選礦廠時,要充分利用礦區自然資源;同時,千萬不要為節省資金,去選購二手設備,那樣會使礦產的回收率很低。據了解,一般情況下,二手選礦設備的礦產回收率僅在40%~50%,而新的選礦設備回收率可高達90%。
- 上一篇:石獅市總商會“兩節”慰問外來工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