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減薪應付經濟危機 金融IT人才過剩
今年金融風暴席卷全球,許多跨國公司“裁員減薪”以應付經濟危機。上海數以百萬計白領,如何渡過就業“寒冬期”?昨天,筆者就此問題請教每年都要培訓逾萬名日語兼專業的人才并安排近萬名白領上崗的上海特愛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兼上海特愛外語學院院長何萍女士。
金融、IT人才過剩,四類人才吃香
何萍認為,根據他們人力部門所作的市場調查表明,經過這一場金融風暴之后,目前市場上金融人才、IT人才嚴重過剩。據日本媒體報道,預計明年在日本有24萬人失業,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金融和IT人才。IT人才在金融機構中任職的較多,金融風暴造成一部分金融機構關門倒閉,金融人才、IT人才也隨之過剩。國際上就業情況惡化,也會擠壓中國國內的就業市場,尤其是影響到上海人才市場。眾多歐美日跨國公司在上海都設有地區總部。這些跨國公司駐滬機構原本可以人才屬地化,在上海當地吸收中國國內人才上崗,現在由于就業困難,薪酬下降,外籍人才降格以求,外資駐滬機構就會考慮讓外籍人士在上海就職,這無形中就減少了國內人才的就業機會。
當然,市場上某些專業人才始終是“吃香”的,目前最緊缺的是市場策劃、市場銷售、物資采購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四類人才。以往一直很走俏的金融和IT專業遇冷,現在學這些專業的大學生可能會大幅度減少。
崗位與覓職者錯位現象嚴重
據何萍介紹,上海作為一個外資企業集中的國際大都市,尤其是6000多家日資企業和日企代表落戶上海,包括上海在內的長三角地區日企數量已達到3萬家,遍及金融、貿易、機械制造業和服務業,白領要找一個合適崗位機會還是很多的。日企多了,工作人員的需求自然也多起來。但是,目前崗位與覓職者錯位現象嚴重,即一方面很多崗位需要人干,例如市場策劃、市場營銷等,但找不到能夠勝任的白領;而另一方面很多白領包括很多本科、研究生畢業后找不到合適的崗位,他們不擅長市場策劃、市場營銷,有的甚至一竅不通。這就造成崗位與覓職者錯位現象。有些白領有財會或文秘專業特長,但國企、民企暫時不招人,而數量龐大的在滬日企很需要這類人才,不過日企要求應聘者懂日語,僅有專業特長不懂外語要尋覓到一個好的崗位現在已經不夠了。所以經過日語培訓并掌握一門日語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求職者,就業機會就會大大增加。
只能滿足簽約日企30%需求
由于近幾年日語人才市場需求行情一路看好,通過自學、參加社會培訓學習日語的人員數量也大福增長。2005年僅上海地區就有2.5萬余人參加了日語能力考試。盡管2.5萬考生的人員規模已經十分龐大,但是相對于上海的6000多家日企的人員需求來說,每家日企平均下來只能分到3個人,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加上國內企業、歐美企業等因為業務關系,對日語人才的需求也在上升,“瓜分”了一部分日語人才,更使得日語人才的供給捉襟見肘。
上海特愛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與數百家在滬日企跨國公司簽有人才培訓和人才定向招聘協議,包括日本的三菱、松下、理光、伊藤忠、大金、日立、夏普等,其中許多企業是世界500強的跨國公司。“特愛”以日語培訓開始發展,10年來為上海和華東地區培養了近12萬名日語復合型人才,成為日企普遍認可的員工培訓和日語復合型人才儲備中心。
但是,由于在滬日企眾多,特愛為簽約日企提供的上崗人才每年只能滿足日企需求的20%至30%。作為特愛的掌門人何萍院長希望有更多大學畢業生來特愛尋覓上崗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