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市被授予為“中國皮裝裘皮產業基地”
遼陽市圍繞打造北方最大的裘皮生產加工基地,著力加大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園區建設力度,緊緊抓住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這個載體,以科學技術為支撐,構筑了一個“養殖、硝染、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2008年全市裘皮加工企業發展到200家,年產裘皮服裝20萬件,實現產值18億元。2008年11月22日,中國皮革協會授予遼陽市佟二堡經濟特區為“中國皮裝裘皮產業基地”。
一、推進產業化經營,延長產業鏈條。
一是園區養殖。全市以狐、貉、貂為主的養殖園區4個。主要集中在遼陽縣的首山鄉、首山鎮,燈塔市的五星鎮、佟二堡經濟特區,弓長嶺區的湯河鎮,太子河區的東寧衛鄉。目前,全市狐、貉、貂養殖專業村101個,養殖場(戶)1253個。種狐、貉、貂存欄51.81萬只,狐、貉、貂年出欄35.65萬只。
二是硝染加工。全市狐、貉、貂硝染企業已發展到11家,年硝染狐、貉、貂皮230萬張。
三是裘皮制衣。2006年全市擁有86家現代化裘皮加工企業,其中擁有固定廠房及設備的38家,委托加工的48家。2007年已發展到180家。年產量在2000件以上的裘皮服裝企業20家,年產量在1000件以上的有50家。
四是市場銷售。佟二堡經濟特區吸引域內外資金逾5億元,新建了裘皮專營一條街,擁有裘皮商業網點110個,市場經營業戶達5000余戶,經營高、中、低檔裘皮服裝百余類,旺季時,日銷售裘皮服裝萬余件,日銷售額達3000余萬元。目前,佟二堡經濟特區已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裘皮服裝的集散地。
二、拓展國內、國際市場,提高市場占有份額。
組織裘皮服務經營業戶在哈爾濱、烏魯木齊、長春、北京等全國大中城市的知名商場開辦直銷處,連鎖店、專營店500余個,從業人員2000余人,年銷售額達5億元。在綏芬河、滿州里、黑河等邊境口岸出口裘皮服裝2000件,出口額實現2億元,創匯550萬美元。
三、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各級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部門定期為養殖戶提供預防疾病的防治藥品,開展注射防疫,提供人工受精,協調飼料經銷商保證養殖戶的飼料供應,幫助引進新品種。每年聘請國內資深專家教授為養殖戶授課,講授養殖新技術、國內市場最新動向。各級林業部門引導狐、貉、貂養殖戶先后成立了4個行業協會。
四、打造名牌產品,優化發展環境。
全市有60家裘皮企業注冊了商標,有自己的品牌,如歐亞美、意達林、金寶萊、傲雪婦人、依莎帝爾、莎琪雅等,近年來這些品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各級林業、工商、質量監督、公安部門加強對市場監管,實行市場準入制度,規范經營行為,把偽劣產品清出了裘皮市場。
- 上一篇:進口染料在皮革染黑上的應用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