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PMI:制造業活動繼續下滑
澳大利亞工業集團-普華永道制造業表現指數(Performance of Manufacturing Index, PMI)顯示,受全球經濟和金融危機影響,消費者和商業信心不斷降低,家庭財富減少,住宅行業低迷,導致對制造行業的需求減少。澳大利亞制造業活動連續6個月收縮。11月,PMI指數下滑了7.7點至32.7點,自1992年發布該指數以來,這是歷史第二低。50點以下則表示經濟活動的收縮。相比之下,10月份,美國制造業指數下降到38.9點,歐元區制造業指數下降到41.1點,日本下降到42.2點,而中國為45.2點。
11月PMI的下跌狀況在該指數的各個領域均有涉及,新訂單數量急劇減少,就業水平也連續9個月走低。積極的一面是,工資成本增長的壓力有所減輕。庫存量稍有減少,供應商發貨則大幅降低,而隨著全球制造業貿易減緩,出口量急劇減少。
澳制造業在各州和領地均出現收縮,其中新南威爾士州的情況最好,塔斯馬尼亞最糟糕。
在制造業的12個行業中,所有行業均出現收縮,其中紡織品、雜項制造業、建筑材料、化學品、石油和煤制品等領域的下滑程度最大;機器和裝備制造、金屬制品、服裝鞋類、堿金屬制造等行業下滑程度較小。食品和軟飲料制造業在上月有所增長后,11月又出現大幅下滑。
經季節性調整,新訂單指數下跌14.4點,至24.5點,是連續第7個月的下滑,為自指數發布以來最低的水平,這直接導致了制造業產出的持續減少。新訂單數減少最多的行業是食品與軟飲料、紡織品、服裝鞋類、紙、印刷與發行、化學品、石油與煤制品、建筑材料、堿金屬制品、金屬制品、運輸裝備等行業,而木頭與木制品、家具以及機器與裝備制造業的新訂單減少情況相對較少。
經季節性調整,制造業就業指數下跌4.4點至33.2點,12個行業的就業均有減少,其中紡織品、建筑材料、堿金屬制品、運輸裝備、化學品、石油與煤制品等領域下跌幅度最大。平均工資指數下跌了1.2點,至58.2點。
- 上一篇:德國朗盛:從生產中心到研發中心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